第467章 谋定而后动(1 / 2)

第四六七章谋定而后动

对,

林啸点头道,瞿阁老有个传教士朋友,名叫艾儒略,他写过一本名叫《职方外记》的书,书中就把这个西域国家记载为鲁密国,也叫鲁模国肉迷国。

哦,

李涛点点头,沉吟道,这么说,即便是朝廷高官,实际上对这个国家的情况也并不知道多少连国名都是从西方传教士嘴里听来的?

差不多吧,

林啸咧咧嘴,苦笑道,毕竟,我们这儿离小亚细亚实在太远了,两国不仅不接壤,中间还隔着贫瘠的西域戈壁和广阔的大草原呢,不过说起来,这个国家和大明倒是有过多次交流的

是吗?

嗯,

林啸点点头,早在嘉靖年间,鲁迷国就派使臣来过,还向大明进贡过狮子和犀牛呢

顿了顿,林啸接着说道,到了万历年间,有个叫赵士祯的大臣,还从鲁迷国使臣处学得了鲁密铳的制造方法,其射程和精度都远当时国内的鸟铳,于是,军工部门就大量仿制,曾用于抗倭作战

哦?这么说,这个国家的科技还挺达的?

李涛闻言眉头一跳,两国之间,没有冲突过吧?

没有,不过,近年来,他们的势力急剧膨胀,向西扩展到了巴尔干半岛,而向东他们一直小动作不断,对咱们的西域存有觊觎之心

西域?

李涛一愣,随即叹道,诺大的新疆,早在汉唐的时候,就是我国的地盘了,可自宋以后,就一直游离于中原统治之外了吧?

对,即便是蒙古人,在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之前,那里就被他的族兄割据出去了,属于察合台汗国,

林啸笑了笑,玩味地说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咱们出兵收复故土,也算是师出有名了吧?

嘿嘿,

李涛干笑了几声,随即却若有所思道,当初老朱立国,军力不可谓不强大,把后元蒙古人都一直赶到了漠北,可是在西边为什么不把新疆收回来呢?

这个以我个人的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

林啸犹豫了一下,沉吟着说道,先,汉唐时期经营西北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丝绸之路,毕竟涉及到重大的经济利益

李涛点点头,没有说话。

但是,到了现在,西域实在太乱,6上丝绸之路已经完全被阻塞了,

林啸接着说道,加上西方人起的海上大探险,海路贸易得到了急展,我大明朝足不出户就能做买卖,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耗费巨大的国力,去打通西北的商道,也没必要耗费精力经营西域了吧

也是

李涛点点头,表示明白。

再者,西域地瘠民贫,大大小小的汗国却多如牛毛,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林啸接着说道,即便不考虑立国之初那可怜的财力物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收复了西域,却不但收不到多少税,每年还得倒贴钱对于实用主义的老朱及其子孙来说,那里简直就是个累赘,因此,他们对西域应该没有多大兴趣。

可是,那都是咱们老祖宗的国土啊

李涛皱了皱眉,不甘心的叹道。

或许,老朱以为,咱们大明朝已经控制了河西走廊,以及水草丰腴的河套地区,既控制了西北的战略屏障,又掌握着产马地,

林啸哂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对于立志建立一个保守的农耕王朝的老朱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大明占据了东亚最富庶的中原和江南,对于不长庄稼的西北地区基本没什么兴趣,这也算是农耕民族的时代局限性吧。

嗯,你的分析有点道理,不同时代的人,确实都有他的局限性,

李涛点头道,那么,我们既然来了,新疆和西藏,都要牢牢抓在手里了吧?

我就是这么想的,

林啸笑了笑,不管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