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六四 转守为攻(1 / 4)

如果说大年初一的大规模战斗是一场‘意外’的话,那陆军接下来的战斗就打的有板有眼了,与大年初一的突出部争夺不同,从初四开始的战斗就是非常惨烈的攻防战斗,便是陆军主动进攻,一寸一寸的去夺取清军的青州大营阵地。

陆军可以说是手段全出,在第一次进攻前就使用两千枚火箭弹覆盖性轰炸,继而就是十英寸臼炮、十三英寸攻城炮和十六英寸重型火炮以及各军、师、旅直辖的轻重榴弹炮的火力准备,炮弹和火箭弹足足打了两个时辰才是发动了进攻,一寸一寸的清扫清军的主阵地。

而清军显然不具备如此强大的技术兵器,特别是各类重型火炮,但清军却挨过这类武器的殴打,所以在工事和阵地的布设上很有章法,手榴弹、震天雷、铁蒺藜以及各式能喷洒铅弹的轻型火炮,以及诡雷、地雷都是清军进行抵抗的手段,二十年前还足以纵横天下的清弓大箭在这等阵地攻防中完全成了笑话。

陆军在初四、初九和初十三发动了三次猛烈的进攻,战斗在元宵节之前告一段落,虽然占领了青州大营至少四分之一的阵地,但进攻却再难打下去了,愿意很简单,弹药已经消耗的支撑不住了,如果继续进攻,只能用人命去填了。

元宵节过后,在临朐城的行在,统帅部及北洋战区司令部举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军事会议,从前沿回来的,带着杀气的年轻将领脸上是愤怒和不甘,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元首和陆军司令会下令停止进攻,而统帅部和北洋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们脸色则不好看。

叫停进攻的是李明勋,原因很简单,伤亡太大,损耗太多,伤亡太大并不是一个什么大问题,毕竟有战争就有伤亡,陆军士兵的死伤在真正的高层眼里就是一个数字而已,将军们虽然在乎,却不认为这是叫停进攻的理由。

伤亡过大,有清军伤亡大吗?再者说,这场战役是决定天下格局的战役,合众国只要赢了,覆灭满清不敢说,但横扫中原就在旦夕之间,一战而得半国,别说几万条性命,就算是十万人的死伤也能接受。

但损耗过大却是无法接受的,三次阵地进攻已经证明,在那些半地下的工事面前,火箭弹和榴弹炮、加农炮就是挠痒痒,可有可无,只有重炮营的那些五十公斤以上的重型炮弹才能一寸一寸的啃下阵地,如果没有这些大家伙,士兵们就要冒着枪林弹雨去进攻,清军别的不说,就是火炮多,火药多。

满清有整个北方可以扫硝,火药是不缺的。虽说满清少有长身管加农炮、榴弹炮和重型臼炮这类技术兵器,但各类轻炮和小炮却是不缺的,特别是佛朗机,装满了铅弹,打起来比燧发枪都快,在阵地攻防中,就跟后世的机枪一样。

再有,就是陆军根本不擅长打阵地攻防战,陆军虽然在军官和士官的素养上远远超过清军,但还没有到能组织散兵线进攻的地步,燧发枪时代,火力持续性差的情况下,也没法组织散兵进攻,只能用重型炮弹一寸一寸的去啃。而清军在有皇帝坐镇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两次胜利或者伤亡巨大就可以打崩溃的。

更为关键的是,从统帅部到北洋战区司令部,都没有想到会与清军在阵地攻防中进行决战。

军事会议上都是军人,考虑的问题也都是军事、战术顶多涉及到技术罢了,但是李明勋却要考虑的更全面,合众国战事不顺究竟是受限于何人何物?

清军吗?清军确实还有不错的战斗力,但是也只能是在修建完善的阵地中与陆军拉锯罢了,而且无论进攻还是防御,与陆军的伤亡交换比都很大,清军也只能是拖延和防御,根本无法靠这个取得胜利。

李明勋很清楚,战争打成了这个样子,陆军无法快速取胜的原因还是在于士绅阶层,是这群山东士绅在陆军登陆之后立刻筹措粮饷军需运抵青州,给了满清打持久战的基础,他们还了超过十万人的乡勇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