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过去,便笑着对周围的众人点了点头,跟了过去,很有大师风范地在夏小虎隔壁的长凳坐了下来。
其他人见他们眼的空悲高僧已经坐,也争先恐后地围了去,但并没有过多吵闹,而是很识趣地先到先得座位,没抢到座位的人很识趣地站在周围。
江流儿与范缜看着已围成圈的人群,并没有急着前去,而是在距离人群很近的一张空桌坐了下来,招呼店小二重新些酒菜。
“和尚,你真没趣,怎么不到小爷身边来呢,小爷可想着跟你多喝几杯呢。”喝完酒的夏小虎看见江流儿并没有同众人抢座位,于是对他调侃着。
“少年,相信我,以后这种机会会很多,不急于一时。我这位老友范缜范大人好歹也是一当官的,若是去你那争抢,那岂不是会变成一个欺压百姓的恶官了。”江流儿平静地回答道。
“你、你这和尚……”范缜听到江流儿的解释,不知道说什么好,苦笑一声之后便不再说话。
“那随你。老和尚,不,大师,是不是该说说我那口鼎的来历了?”夏小虎对江流儿说完之后,态度稍改,向空悲老和尚问道。
“少侠的鼎,原本该称之为汉木王鼎。”空悲老和尚也不啰嗦,直接进入主题,缓缓说道“之前说道秦统一六国之后,天下九鼎便不知所终,当时,天下人便生出了很多猜疑。
后来,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传国玉玺,以此作为皇帝正统的证凭,使得天下人更是猜疑重重,认为始皇帝发现了天下九鼎的不传之秘,将天下九鼎秘密收藏起来,以保证他嬴氏帝国的传承不朽。
可是后来,大秦帝国传二世便轰然倒塌,使其倒塌的主要力量来自西楚霸王项羽。诸位都知道,西楚霸王项羽最初聚兵是如何得来的。”
空悲和尚说到这里,喝了一口店小二送来的茶水,看了看众人。
众人听到这里,心都有了一些猜想。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年少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服你,院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这则故事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心想难不成这汉木王鼎与西楚霸王举的那鼎有关联?
心有了一些猜想之后,站在àiéi的一些人默默扭头,看向三个店小二正想要拼命挪动的汉木王鼎。
只见那汉木王鼎身两丈有余,圆形鼎口直径百尺,两耳平平无,呈半圆弧镶嵌在鼎身两侧,三只鼎足高约一丈,也是很普通的圆柱形,看不出有什么特之处。
那汉木王鼎通体青铜之色,有些部分还有些铜锈,仿佛随时可以掰掉一般。
这么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青铜鼎,三个常年做粗活的店小二竟没能挪动它分毫。
那三个店小二也是实在,不知是怕打扰到空悲高僧的故事,还是不想在掌柜的淳于夏面前丢脸,硬是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此刻,有部分人看向了他们,他们才不好意思的用手挠了挠头,然后站在那里苦笑着,示意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那些看到此情此景的茶客,心一阵惊叹,看了看夏小虎,又看了江流儿,这次的眼神多了一些敬畏,心能够再次肯定夏小虎绝非一般人。
空悲老和尚歇息了一小会,继续说道“诸位此刻心应该想到,夏施主手的汉木王鼎与西楚霸王所举的那鼎有些关联。
当年西楚霸王虽然天生英豪,但不足以令天下闻风丧胆,但自从他举鼎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