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晾着香肠腊肉,院子里的茅草棚下,黑狗蜷作一团,似乎也怕这天寒地冻的皑皑白雪。
方娴若站在院子里望了望那一排排的香肠腊肉,声音里透着喜悦的道“每到过年,看着这些东西就喜气,就是不吃,看着也是让人欢喜的。”
朱砂抿唇而笑,扶着方娴若道“是啊,看着这些东西,就觉得到家了似的,夫人您身怀六甲,不要在雪天儿里站久了,若是受了寒,姑爷只怕要把奴婢的腿打折了。”
方娴若听着,心里就暖暖的,低头噙笑,不再多说,扶着朱砂的手上了台阶。
陈氏听见女儿过来了,忙跑了出来,招呼两个人快进屋。
“嗳,今儿家里煮了香肠腊肉,你喜欢吃蒜苔炒腊肉,我让你嫂子给你做。”
陈氏热忱的说着,和方娴若一起进了屋。
喜儿把装了湿衣服的桶拿了进来,陈氏就吩咐她“快去,给王氏说一声,腊肉煮好了,就先切一碗过来。”
喜儿小麻雀似的跑去了厨房。
方桂秋坐在那儿,若是往日,这会儿没了事情,她就该回屋子做绣活儿了,哼她做好了绣活儿,大娘子就会拿去布庄换银子。
可这会儿她却是一点也不想回去,脑子放空着,王氏不知道她到底怎么了,又担心她郁郁寡欢,闷出了毛病,就温声劝她道“好啦,你也别整天愁眉不展,日子还得过下去,你这样也不行啊。”
谁知道方桂秋突然抬起头,眼睛里忽闪忽闪的问她“嫂嫂,你有没有想过和哥哥和离?”
和离?!
她敢都不敢想,王氏一把捂住方桂秋的嘴,紧张的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听到,这才放下心来,一脸惊慌的低声斥道“胡说什么,什么和离不和离的,你可是姑娘家,不要随便说这样的话。”
听着王氏的话,方桂秋心里别提什么滋味了,她觉得,这里没有一个人明白她的心思,也没有任何人与她感同身受。
她叹了一口气,满眼怅然可惜的看了一眼长嫂王氏,终于不再说出什么王氏觉得惊世骇俗的话来。
屋外响起了喜儿的声音“王氏,大姑奶奶回来了,太太让你切一碗腊肉过去,薄薄的,大姑奶奶喜欢。”
王氏扬声回道“嗳,我知道了,马上就送过去。”
谁也没有觉得一个下人,直呼王氏的姓氏不妥当,也是因为喜儿在陈氏面前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罢了。
等喜儿走了,王氏不免又叮嘱了方桂秋一番“记住了啊,有些话别总往外说,嘴上得有个把门儿的,你我如今处境艰难,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既来之则安之吧。”
听得出来,王氏是读过书的人,方桂秋常听人说,读过书的女子最是聪慧伶俐,怎么嫂嫂却是这样的愚钝呢?
方桂秋压下心里的低沉,起身接过王氏手里的筷子,王氏则挑了一块肥瘦正好的腊肉,拿去切了。
正屋这边,屋里烧了两个火盆,可还是耐不住刻骨的寒意,陈氏虽然脾气不好,可却是格外心疼儿女,心下就有些担心方娴若的肚子,伸手摸了摸女儿的手,柔和着声音问她“可感觉冷,要不要让人去给你灌个汤婆子过来,这大冷天的,还往外跑。”
方娴若就扬起唇角,搂了搂怀里的一个横置的桂花银丝手炉,是个做工很精致的手炉,看样子估摸着要五两银子一个,方大娘子就问女儿“哪儿来的手炉,瞧着这花做的真的似的。”
方娴若捂着唇笑了起来,指了指怀里的手炉道“这个啊,是文安的同僚送给他的,说是祝贺我有了喜脉的。”
听了女儿的话,陈氏连连叫好,沉吟道“姑爷的同僚也是有心了,看来姑爷在官场上还是有些名声的。”
方娴若的脸色就更加红润了,想到这两天徐文安的夜不能寐,她就不免有些担心,问陈氏“母亲,我之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