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盛唐(2 / 3)

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

三国后期,魏国的力量日益强大。263年,魏灭了蜀汉。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的统一是短期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流民不断起义、反抗,终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称十六国。

383年,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和东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取得了胜利,不久,前秦瓦解,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方,东晋之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

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了开发,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继续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北周统一了大部分地区,剩下的陈军事弱小。公元581年,杨坚篡取北周皇位。杨坚篡位既得益于北周宣帝暴崩的偶然,又侥幸于近侍内臣矫诏辅政,从而控制中枢。杨坚依靠北周武帝宣帝两朝积累起来的强大皇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终于篡夺了北周的国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南下灭陈。

隋文帝杨坚又进行了不少改革。在政治上,他以确立“三省六部制”的政治体制为中心,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经济上,他采用北朝以来的田亩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文化上隋文帝推崇佛教。

隋炀帝杨广即位不久之后,进行过度残暴的征敛与统治,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隋朝杨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隋末大『乱』,导致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留下隋末严重分裂的局面。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打进关中之后,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逐步攻灭众多隋末割据势力,统一,结束隋末大『乱』。李世民登基后攻灭突厥国、吐谷浑国、西域诸国、薛延陀国等众多外敌,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并且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统治,使唐朝开始长期统治这些地区。

唐朝在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完备了教育体系;制定了更加完整的法律。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奖励垦荒,安定农民生活,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了魏晋隋时代半农奴式的人身依附状态,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唐对商业采取宽松政策,交通便利,货币和度量衡统一,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空前活跃。都城长安有中外商贾“二百二十行”之多,是使臣商旅云集之地,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城市。

唐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既有官营作坊,又有私营作坊,丝绸、金银器、“唐三彩”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唐朝已不“独尊儒术”,而是让儒、佛、道三教并举,这也在客观上增进了政治的开放和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唐代国力强大,声威远播东亚,外患少,大多数农民都免除了兵役。在这样一个较为清新自由的空气中,唐朝人充满自信精神,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种高昂洒脱、豪爽开朗、健康奋进的格调。

盛唐前后,无论是散文、诗歌、传奇,还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杂技、舞蹈、书法和工艺美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取得了远超秦汉的繁荣。唐代敢于和乐于吸收外来文化和融合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其文学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