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金台夕照(2 / 3)

多考察队员,费尽了周折,也没有找到任何陨石碎片。

二战期间,通古斯大爆炸的调查曾一度中断。二战后,由于人类首次领略了核爆炸的威力,因而,有人指出,只有核爆炸,才会有如此巨大的摧毁力。但是,人类掌握核爆炸的技术是在20世纪40年代,那么1908年的核爆炸是如何产生的呢?只能有一个解释:此乃外星人所为。一时间,这一观点轰动一时,整个世界为此沸沸扬扬。科学家们纷纷推测是,是外星人的飞船事故呢?还有外星人的地球上做的实验?然而,这种推测却找不到任何科学的依据。

通古斯引起了前苏联科学家的足够重视,许多一流的科学家每年夏天都要去通古斯考察,他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其中有个叫法斯特的科学家,测出了大爆炸所摧毁的树木占地约850平方英里。在这之后,又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法斯特拼出了该区域内被毁树木的详解图。根据此图,科学家们推算出,这片原始森林,当年是被一个自西向东飞行的,相当于1~2千万***当量的天体,在距地面4英里的高空爆炸所毁。就此,大爆炸的真实原因逐渐『露』出端倪。

继续阅读!

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大批西方科学家蜂拥而至,他们对通古斯的兴趣是显而易见的,搞清大爆炸的真实原因,对人类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暂且不说“第一代人类文明”是否存在,又是如何毁灭的,仅是搞清6500万年前,恐龙神秘消失的原因,对科学家们来说,就是个不小的进步。

意大利核物理学家用重同位素法测试出,1908年被击毁的冷杉,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的含量,而这些微量元素不可能源于地球,显然,大爆炸与陨石有关。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模拟出了大爆炸的真空效果:当一块直径约200英尺的陨石以45°角撞向地球时,由于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使其充分燃烧和分解,恰好在距地4英里的高空处爆炸,冲击波扬起的地面尘埃高达大气外层,反『射』回的日光恰好解释了当年通古斯周边地区的如昼之夜。

因为陨石是外太空的来物,陨石确定真假是需要仪器鉴定的,肉眼只有辅助的作用。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青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

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有各种样式的。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

陨石指坠落于地面的陨星残体,由铁、镍、硅酸盐等矿物质组成,亦称陨星石。也指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陨石有相当大的关系。

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系的行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

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未燃尽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陨石。人们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了一个深170米,直径12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