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皇帝的病榻前,跪着一个人。
“怪朕低估了老六,以至于养虎为患,现在倒像是朕求着他了。咳咳!”
跪着的那人默默不语。
“安平,看来朕要兵行险招才行。右相那份密旨是不能给他了,老六竟然把他也……咳咳!”
“请皇上保重圣体!太孙定会平安归来的,成王,成王不一定就,不见得就……”
“唉!刘爱卿,你和太师都是太过忠厚,总不相信老六有狼子野心。他虽然没像老四、老五那两个逆子那样公然弑君逼宫。可他步步为营,蚕食鲸吞。元昌的命,太子之位都握到他的手掌心了。咳咳咳!”
“皇上!”
“咳咳咳!不用说了。不看到元昌得到他应得的,朕死不瞑目!你,去布置吧!”
“是,臣遵旨。”
第二天第二道圣旨发出。
第三天第三道、第四道。
一连数道。
安的两条腿都拧青了时,第三道圣旨到。
这次的传旨官宣完旨,一句也没啰嗦,转身就走。
安有点不适应,不该是千求万求的求爷回京么?
怎么跟前两次这么大不同?
追上去一问,人家说急着去王家传旨。
“王家?那个王家?”
“王爷的岳家,王爵爷家啊!”
“啊!?王爷岳家,那,传什么旨?”
“公公,您这问的就不合适了吧?”
说完传旨官扬长而去。
安一溜烟跑去禀告成王。
“重病”到接不了旨的成王一跃而起。
王家众人接到如下旨意已经守孝一年的王景秋被夺情,王泽桐被夺情,连王洛槿都被夺情。
三人立即启程上京面圣。
得知详情的赵承瑾执意让三人和他同行。
事关媳妇,“卧病在床”的他立刻百病消,身体棒得也能即刻启程。
到幽州运河码头时,传旨官被毫不客气的赶到另一条船。
而王家三口被毕恭毕敬的请上成王独用的官船。
是夜,成王和王氏父子密谈良久。
后来他又神不知鬼不觉的见了见未来王妃。
至于说了些什么,无人可知。
反正洛槿是久久不能入睡。
这一年多的诸多变故走马灯一样。
在蜀地平静安闲的日子从回京路上就一去不复返。
遇刺,落崖,山居,遇救,宫变,父重伤,伯父残,北疆急,二哥难,赐婚,祖母仙逝……
一件件接二连三。
回家守孝,虽然成王尾随而来,并不多做纠缠。
适当的慰问,偶尔送些新奇的小玩意。
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不惹人烦。
这一年洛槿足不出户,除了伺奉父母,就是哄几个侄儿侄女玩。
大哥家的宗哥儿(宗和),三哥家的双胞胎寅哥儿(寅和)、定哥儿(定和),二哥家的元和。
各个都那么聪明可爱。
天真无邪的孩童最能让人淡去诸多烦忧。
洛槿最喜欢二哥家的元和。
她是目前王家三房孙辈中唯一的女孩子。
长得和小时候的洛槿有七八分像,尤其是眉眼。
王景秋夫妻也因此最疼这个嫡长孙女,大名竟随了她的兄长们,小名也被王景秋抢先起了姝眉。
见女儿被团宠,大乔暗暗松了口气。
大嫂和妹妹第一胎都生了儿子,腰硬脚跟稳。
她本来就是三个妯娌中最弱的那个。
第一胎还偏只得了个闺女,让她失望难过不已。
后来见女儿倍受重视,尤其是那个准成王妃的小姑,只要成王送来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