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被国丈轰出来,连饭都没留,灰溜溜出了承恩侯府。
他们没有看到苏氏的眼泪和王景秋父子的红眼圈。
回头看看家门,洛槿有片刻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
相对洛槿的黯然,赵承瑾却有点不厚道的窃喜。
媳妇被娘家嫌弃,可依靠的就只剩自己了。
此时正是夺心的好时机,六哥的肩膀永远给你靠哦。
因此对洛槿越发殷勤体贴。
承诺吃大餐,逛大街,狂购物……一条龙服务到底。
洛槿刚想同意,突然想起一事。
“六哥!坏了!你不是说大婚七天后给后宫那几个册封么?咱们却偷偷出了宫,这……”
“那算什么事?圣旨都准备好了,让安带人一宣就成,回去再说。好不容易出来一回,怎么也得让你玩个痛快。”
洛槿想着爹爹通过娘亲对她的千叮咛万嘱咐,最后只同意在外吃了饭,哄着赵承瑾赶紧回了宫。
一上马车,赵承瑾就让雁回点了一支檀香。
并叮嘱洛槿“槿儿,别忘了早上出来时,我告诉你的说辞,咱们一上午都在抄经,为父皇和两位母后祈福来着。”
洛槿忙应了。
却在心里暗叹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为此谎话编连篇。
以后的日子怕是就在这样一个谎言套着另一个里度过了。
一回到乾坤宫,留守的安马上禀道“启禀皇上,娘娘!太后已经派人来问了娘娘两次,让您去一趟昭纯宫。”
洛槿忙换衣服,准备过去。
一眼看到赵承瑾也换了正装,知道他这是也要跟着去。
洛槿心念一转,委婉的劝阻他。
赵承瑾看着她眼神莫名,一直沉默不语。
看得洛槿有点乱,不知是内疚,还是烦。
最后就当他同意了,带着自己的人就走。
赵承瑾一直盯着她的背影,良久。
走出去很远,洛槿才轻轻叹了口气,打起精神,准备独自应对这次的婆媳交锋。
昭纯宫里,郑太后已经攒得火力十足。
刚新婚第七天,新后就没来给她请安。
派人来说的理由是,今天是皇上原封地所在康定地区的一个类似浴佛节的日子。
做子女的在这一天,早早起来,沐浴更衣,燃香求拜,为父母抄经祈福。
因宫中规矩,皇后不能去寺庙做这些,就选择斋戒一天,静心抄经。
不用说,皇上也跟着。
所以帝后今天就不来这请安了。
对太上皇那里的说辞也一样。
他倒不像太后那样在意,本来皇后就不便天天来。
要来也是陪皇帝同来。
按理皇帝应该天天来,但因之前鲜有太上皇在世的例子,没有特别专门的规定。
加上崇德帝和新帝那种暗藏的敌对,尤其在他给洛槿下毒后,父子关系更为紧张。
如果不是必须,他们谁也不想见对方。
所以太上皇乐得帝后不来,省得见了也是相看两相厌。
这样对请安格外执着的就剩郑太后了。
类似十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轮到她神气了,怎么可能浪费?
所以她对皇后没来请安这件事,特别在意,哪怕对方的理由很充足。
更何况她今天还真有事。
原本皇上和她说过,大婚七天后,再大封后宫。
对这个时间才册封,郑太后很不满意。
依着她的意思,皇上一登基就该大封后宫。
虽然她也承认除了她侄女郑锦水和宋远宝,别的统统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狗小猫。
而宋远宝在蜀地时,因故被当时的成王厌弃,已经放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