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锦城则一直是新帝的人。
他位居顾命大臣第一位也就不足为奇。
新帝取消了左右相之职,认命他为尚书令,总揽一切政令。
负责监督辅助的是老程,他已升至太保。
三个顾命大臣最后一个是原兵部尚书汪自诚,他升至从二品左仆射,做尚书令崔锦城的副手。
他还是新帝第一任未婚妻的亲爹。
皇帝的这个安排让群臣诸多揣测。
大多赞皇上念旧情长的,因为汪自诚虽然有才干,在夺嫡中一直保持中立的。
有风言风语传皇上看来对香消玉殒的汪氏余情未了的。
甚至有人还说皇上可能有纳汪家女的补偿心思呢。
可能这些风声有点大,皇上怕正在孕期的皇后不自在,很昏君的把皇后大哥王泽桐升做兵部尚书。
从他原来的正四品侍郎跳过从三品,直接到了正三品。
群臣强压下酸气和怨气,安慰自己,皇帝这是制衡。
再说他马上就要去征战沙场了,就顺着他些,不给他添堵吧。
一切都安排妥当,赵承瑾对着洛槿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定保重身子,乖乖等他回来。
又郑重其事的和阿蛮私下里谈了谈,主要议题就是要求他保护好娘亲和弟弟们。
他和阿蛮都坚定的认为,洛槿肚子里的还都是男孩子。
这让盼闺女都盼眼蓝了的洛槿恼得不行。
坚称里面至少得有个小闺女,否则……哼哼!
在她的淫威下,赵承瑾和阿蛮一直不敢表达真情实感,天天违心的对着她肚子里的娃娃叫乖女(妹妹)。
临走赵承瑾特意安排了陈峰带着妻儿常住宫中,宋远宝母子给洛槿母子作伴儿。
陈峰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洛槿母子。
这还不算,他还特意给了王泽枫皇宫的特别通行证,让他可以时不时看看洛槿这里的情况。
他对王泽枫层出不穷的应变歪招儿还是很佩服的。
洛槿觉得他实在是有点小题大做,可看到他看着自己那不舍的眼神,又说不出口反对。
只好由着他安排。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洛槿微笑着为他送行,转头哭的稀里哗啦。
哭够后,她为自己辩解,不是离不开他的那种没出息。
是习惯了他的陪伴,尤其在这个时候。
还好这种离愁别绪没有持续太久。
有可心的宝贝儿子,亲娘和好友的日日相伴,时常能见到爹爹和哥嫂们,难得温馨安宁的日子,冲淡了浓浓的伤感。
另一头的赵承瑾也一切顺利。
到达北疆之前,讨逆檄文已经发出,昭告了天下。
檄文写得极具煽动性,大赵军民被激励热血沸腾。
纷纷出钱出力,用各种方式支持这场正义之战。
北疆将士们更是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
有皇帝亲临的高度号召力,
有元帅王泽楠出神入化的用兵,
有诸葛军师的计谋策略,
更有宋飞凤这样的猛将。
他们已经在北疆研究对敌的战略战术,整整三年了,就等着今天呢。
结果歼灭四皇子残部的任务只用了三个半月就完成了。
这比赵承瑾预计的五个月早了很多,正好能赶回京城,守着槿儿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