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不和了?
帝后终于不和了?!
消息悄悄蔓延,听到的人绝大多数对此嗤之以鼻。 纯属造谣!
一个月前皇上刚在朝堂上赌咒发誓,一辈子只守着皇后一个,怎么可能这么快自打嘴巴?
热乎劲儿还没过呢。
再过十年说这话,也许大概差不多有可能。
不过这段时间皇上的情绪确实不高。
在朝堂上总是阴沉着脸,凡事吹毛求疵,稍有不顺意,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批。
每天都有人被呲的灰头土脸。
朝会时间还越来越长,让人更是度日如年。
话说,皇上不是最倡导议事效率的么?
不管是朝议还是批折子都讲究精短,效率是历届帝王中最高的。
在天子近臣的眼里,他经常借口有些事不是太紧要,甩锅给他们。
然后他像急着放学回家的学童,一溜烟跑回后宫。
谁要是因事拖延了他,准给你一个臭脸。
现在可好,简直是以御书房为家,勤政敬业的帝王典范。
对此唐太师捋着胡须,频频赞许。
崔锦城和老程却都有点不以为然,许多时候皇上明显是在拖延时间,赖在御书房不想回后宫。
关键是你愿意赖就赖呗,非要拖着大家一起陪着。
谁家里没有点事儿?
整天上朝早来晚走的,还让不让人有点个人生活?
以前皇上可是经常用这个论调堵大家的。 何况崔锦城和老程家里都有了更牵肠挂肚的人。
小崔已是不惑之年,三十多岁的媳妇老蚌生珠,给他生了个嫡幼女。
刚刚三岁,聪慧机灵,乖巧可人。
尤其是小嘴那个甜啊,小崔每天喝啥都像喝蜜水。
可他都有七天没见过闺女醒来的模样了。
被皇上逼着加班,早上顶着星星走,闺女还没醒。
晚上披着月光回,闺女又睡了。
媳妇说小闺女因这么多天看不到他,都委屈的哭了好几次。
每天晚上都是等他等得撑不住才睡的。
小崔心里酸酸的,对皇上难免有一丝埋怨。
老程就比他直率多了,不会像他那样委委屈屈的憋着。
“皇上,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派谁去平洲的事是挺重要,可也不用这么细致的研究到半夜吧?您也知道老臣已经连续七天上下朝披星戴月。老臣的宝贝孙女都不认识我了。再这么下去,我在她眼里的排名更得下降。明天是沐休日,好歹让老臣休一天,行不行?”
老程唯一的宝贝孙女刚周岁,玉雪可爱不说,还极有个性。
不喜欢谁,水葡萄一样的大眼睛一瞪,“去!不要!”
喜欢谁,笑得两眼弯成月牙,“要抱抱!”
把个老程喜欢的无可无不可。
开始因为他总是面容严肃,不讨小姑娘喜欢,被嫌弃的他真是一把辛酸泪。 后来天天对着镜子练微笑,再加礼物讨好,终于得到了宝贝孙女的认可。
这刚热乎起来的爷孙关系,哪架得住这么长时间的不沟通?
有老程放大炮,崔锦城马上跟着狠点头。
也不顾及皇上一下子拉下的长脸。
咱们不是因公废私的人,可也不能容忍上司这么磨洋工。
再说外面风言风语的,说帝后不和,您这样做岂不是坐实了谣言?
其实帝后是真的不和了,不过是单方面的。
皇上因事触怒皇后,被排挤出了乾坤宫。
无家可归的他只能用工作“麻醉”自己。
或者说混过漫长的形单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