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马蹄如雷围金山(1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433 字 2个月前

西北边塞,风沙猎猎,不管是气候还是环境比之中原地带,都远远不如,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里并不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可是,就算如此,这里依旧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那就是西夏国主,李元昊。

李元昊,嵬名曩霄,拓跋氏,小字嵬理,祖籍银州,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正统的皇室血脉。

宋景德元年,李元昊出生在灵州,一个帝王之家,不过很可惜的是,在他出生的次年,祖父李继迁就在同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的作战中,身中流矢,伤重死去。

此后,由其父李德明继立为夏州定难军留后,于是,李德明奉行“联辽睦宋”之策,使党项夏州李氏政权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迅速发展。

而李元昊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并在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比如,尚在髫龄的元昊,就对父亲的睦宋政策,特别是同宋朝的经济贸易,不能理解。

史书记载,有一次李德明遣使臣到宋用马匹换取物品,因得到的东西不合他的心意,盛怒之下就把使臣斩首。

李元昊便对父亲的这种举动十分不满,对诫父亲说。

“我们从军的人原来本事从事鞍马的,现在用不急需品交换已经不是上策,现在将使臣杀掉了,有谁肯被我们使用呢?”

李德明见年仅10余岁的独子就有这种见识,大喜之下,是对他越发器重,开始全力培养他。

李元昊也自此发迹,俗话说得好,不凡之人,必以奇生,李元昊也一样,虽然没长一副月牙脸,胳膊过膝,当时,但也长了一副圆圆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鹰勾鼻子耸起,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中等身材,却显得魁梧雄壮,英气逼人。

而且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常常带了百余骑兵出行,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伞盖相随,从骑杂沓,耀武扬威。

可他却并不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富家子弟,反而,自幼熟读兵书,对当时流行的《野战歌》、《太乙金鉴诀》一类的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同时他还颇具文才,精通汉、藏语言文字,又懂佛学。

尤倾心于治国安邦的法律着作,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造就了他成为文有韬略、武有谋勇的英才,为他之后的不凡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很早之时,宋朝的边将中,就有对这位西夏的少年统帅的外貌、器度、见识等种种不同的传说,西北边帅曹玮驻守陕西沿边,听闻他的事迹后,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看看到底是不是人中之龙,于是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踪。

听说李元昊常到沿边榷市行走,考察风土人情,于是几次等候,以期会面,但总是不能见到。

后来派人暗中偷画了李元昊的图影,曹玮见其状貌后不由惊叹:“真英物也!”

并且预见到他后日必为宋朝边患。

包括三关大帅杨宗保也曾在远处与少年时的李元昊有过一番对峙,可是面对他这位手握数十万兵甲,威震西夏和辽邦的三关大帅,年纪轻轻的李元昊却并未显露出丝毫惧意,反而只是对着他轻蔑一笑,然后扬长而去,当时,杨宗保就立即对左右副手说。

“此子,宋之大患也,若不尽早除之,必演宋辽之祸。”

也就是说这家伙必将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若不尽早防备或者除掉他的话,宋辽澶渊之盟的悲剧或许将再次重演。

于是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警惕西夏,加派兵卒防备,并控制互市规模,严禁向其输送铜铁等战略物资。

可惜,当时天下承平日久,朝廷诸公都沉醉在歌舞升平的日子里,仿佛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