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粗放式种植(2 / 3)

重活不是重生 樱桃洼 3154 字 2022-11-16

,天女散花似得把引进的优质大豆种子播撒下去,就等到大豆成熟,施展神仙手段采收果实,那个采收效率比大规模机械化还机械化。

如此粗放的种植方式,他连个亩产都无法估算。要不是看到那些大豆枝头上满满的豆荚,还有豆荚里面颗粒饱满的豆子,他都不敢把这种大豆种子交给佘老师,当然了,还有2021年的老祁。

老祁要走的大豆种更多,高达2亿吨,显然不是拿过去做种子,而是当做商品来用。

老祁理由竟然是因为,小祁在戒指世界种植大豆太过于容易,还告诉小祁,大规模种植大豆还可以帮助戒指世界那些荒芜的大平原保持水土,增加土地肥力。

小祁也不得不承认老祁的话有理,他掌握着一个星球,这个星球的开局又是如此荒芜。刚发现戒指世界的时候,老祁就给他大批优质大豆种子,让他大规模种植。

大豆在小祁一轮又一轮的播种下,大豆那是越收越多,可以播种的面积越来越大,差不多在戒指世界那些新出现的土地上都种植过一轮。

后来,祁景焘收集到的物种资源越来越多,开始在戒指世界有针对性地按照地域特征搞绿化,大豆才在最适合种植大豆的东北大平原安家落户,成为东北大平原的主产农作物。

哪怕如此安排,东北大平原产出的大豆也太多了,产量那是论亿吨计算,难怪老祁毫不客气地一次就拿走2亿吨,而在那个庞大的戒指空间里面,还堆积着差不多4亿吨大豆,他都不打算让佘老师在现实世界大规模种什么大豆了。

众所周知,我国是大豆的发源国,用大豆制成的食品更是数不胜数,每一道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在19世纪早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原产于我国的大豆乘上远洋的巨轮,来到地球另一端的美洲大陆,成为当地的新物种。

不过在当时的欧米国家,大豆一直都不是制作食物的主要原料。欧洲人主要是用大豆作为饲料,而米国则利用大豆能够固氮的性质,种植大豆提高耕地的有机氮含量,生产出来的大豆,则直接送去榨油厂。

由于当时榨油技术所限,榨出来的油有股青草味,因而没有进入厨房,而是变成油漆刷在了汽车上。

直到二十世纪初,美米出现了油脂短缺,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又一次进入了米国人的视线。

米国不但开始加大对华的大豆引种力度,还曾要求其引种者收集华夏人用大豆制作“奶酪”,也就是华夏人口中的豆腐技术。至此,大豆在米国开始站稳脚跟。

不过,此时的米国,大豆主要还是依赖东亚进口。直到二战时期,华夏一直都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据世界大豆产量的90。

到了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切断了东亚对美国运输大豆的交通线,同时,在战争期间,黄油的生产也遭遇到了阻力,不得不使用人造黄油替代……以上种种因素迫使米国人自力更生,自己生产大豆。

1941年米国农业部开始第一个政斧大豆价格支持计划,鼓励农民生产大豆。结果一年之后,米国的大豆产量就超过华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一直保持到今天。

而且到1973年,大豆已经成为米国的头号经济作物,并领先于小麦和玉米。

我国大豆在90年代中期之前基本是不需要进口的,不过其后,大豆进口开始迅速增长。

老祁给小祁的一份统计数据说:他那边,我国每年大豆需求量约为1.03亿吨,占全球消费的30。其中,国产大豆1500万吨,从国外进口8800万吨。

我国作为大豆的主要消费国,87的进口大豆都用来压榨豆油,压榨后的副产品豆粕在养殖业、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例如豆粕可以用来加工成养殖所必须的饲料,诸如鸡饲料、猪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