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拔贡党(1 / 2)

1843年5月,刘韵珂擢升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7月,邹汉勋擢升福建转运使兼海关道。

早在莱茵学习时,谢绾就嘱托邹汉勋重视财政与关税,在邹汉勋到任厦门、福州海关道之后的两年中,他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制度,让厦门、福州海关成为贪腐盛行的清政府中一抹亮色。

首先,邹汉勋把原来条块分割的海关变成了垂直领导,原来各自为政、隶属关系混乱的海关全部由海关道领导,各级地方政府不再插手海关事务。

其次,他实现了按章征税、按律执法,改变了以往的随意性。再次,他还引进了“服务”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厦门福州两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和商人的交流,这种为管理对象服务的理念在当时非常超前。

第三,他与南洋镇充分合作,让南洋镇成了海关衙门与市场的润滑剂,也是在清国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的秩序维护者,高举金钱和屠刀为自由贸易保驾护航。

好制度执行是关键,邹汉勋非常注重人才。他选择海关雇员特别偏重海外华人和英国人,在刘韵珂的支持下,做到了全球招考、公开选拔。

福建境内的招考点是厦门、福州,另外,在闽浙总督治下的上海、宁波也设有考点。甚至在谢绾的支持下,在婆罗洲的古晋、印度的果阿、英国伦敦、莱茵的波恩也长期设有招考点。

考点如此多还能运行下去,在于邹汉勋给海关高级职员开出的薪酬非常高,最多的能拿到九千两白银的年薪,是其他国家同等职位的两倍。职员干满一定年限,还有一笔相当于年薪的酬劳金。此外,退休金、回籍旅费、带薪年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未婚人员抚恤金、因功致残抚恤金、丧葬费、医药费、来清探亲家属旅费。如此高的养廉成本再加上各种监督制度,使海关成了大清国几乎没有贪污腐败的部门。

邹汉勋曾经为了学习西方技术历尽艰辛前往欧洲,如今有了能发挥能力的舞台,更是全身心投入。作为这个廉洁、高效部门的领导,邹汉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有人用“三不停”概括他勤奋而繁忙的工作状态——

脑不停无论是海关各项制度的创建,还是开展秘密外交,他思考的问题一直没有停歇;

手不停想出来的东西邹汉勋都把它们写下来,他亲自撰写海关道通令,向各口岸布置工作。

腿不停写出来的东西要落实,为此他一生奔波,每天不是在总督衙门,就是在巡抚衙门,要不就是到各口岸巡查,甚至为了提高效率,他都是站着办公。

厦门、福州的关税从零开始,到1845年达到了五十万两,这种成绩让朝廷和刘韵珂都刮目相看,很快就为他设置了一个新官署清国海关总税务司,统管通商五口海关。

那之后,清国海关四千多篇通令绝大部分都是他亲自撰写。在他的建议下,清国海关在伦敦和鹿特丹设有办事处,他两个办事处往来的书信和电文就有有千万字。1842年,鴉片战争刚结束时,海关税收为两百万两,十多年以后,在邹汉勋主理、南洋镇配合的情况下,清国海关税总收入达到了两千万两,成了清国财政收入的擎天一柱。

在此期间,他还将自己在西方的所见所闻和对清国局势的担忧,正式成文《海外观局论》,上书刘韵珂和朝廷。对清国的积弱作出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并提出了效法西方以自强的建议。

朝廷对鸦片战争带来的教训领会并不深刻,此文一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弹。很多京官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攻击朝廷。但道光帝念在邹汉勋功勋卓著,且文章也是一片赤诚,只是口谕训诫了几句。

各地方官员比起中央的官僚,更理解邹汉勋的《海外观局论》乃是正论。当他们看到朝廷并未处罚邹汉勋之后,心领神会,纷纷私下与邹汉勋接触,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