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石林峰(3 / 4)

红楼之姜蝉 离离星辰 4563 字 2020-10-18

败的三清观弟子!”

看着这条留言,阮烟三人不由发出了直击灵魂的感慨。

“这可真是神语言啊,解决办法还真给找出来了。”

“是啊,几千年的岁月都没有令三清观弟子放弃,就这份执着,也是无上的精神传承了。”

“天,真的好感动,能成为三清观弟子,我们可真是——太欧了!”

“我以后也要在石林里留下这样的留言,也许在很多很多年以后,也会有人像我们一样,被这种精神鼓舞。”

“肯定是要留的啊,这片石林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才形成的么,就如十二代观主所言的那样,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好了,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于是三人停止了讨论,继续去看其他的留言内容。

第三条内容是十二代的其他三清观弟子留的,

这名弟子虽然没有他们观主那种领导人的才能,但他绝对是一个讷于言敏于行的道士。

他的留言是这样的,“基因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我试了观里所有现存的各种治病方子,但并没有找出正确的治疗方向。虽然没有找出正确的治疗方向,但我发现基因病似乎与人的精神有关。我已老朽,希望后来者能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之后三代,也就是到第十五代的三清观众人的留言基本都是同一种风格,不是激励后辈就是注明自己最后的研究进程。

而且从第十二代到第十五代的道士,在留言后边是没有注明道号的,就连属于哪代人也是后刻上去的,因为那上边的字迹明显不同。

虽然没有注明道号,但如果去翻翻三清观的历史记录,做一番对比,也还是能够对比出来各自是谁留的。

不过,不必要那么麻烦罢了。

从此处变化也可以看出关于在石壁刻字留言应该在第十六代的时候做了什么改变,不然不会有那些变化。

第十六代的观主及同代三清观弟子相比于前几代应该都比较咸鱼,看看那留言。

“我没有历代观主那么大的心胸抱负,我只想在三清观上看云卷云舒,品花开花落,熟读道藏经意,做一个狭义的道士。至于基因病,如果要来那就来吧,我从不畏惧。我一生专研道藏,品味自然的时间都不够,怎能浪费在其它事情上呢!——十六代观主七清留。”

“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我从未关心过基因病的事情,但我却活了这么久,无病无痛的活了这么久,所以,基因病难道与心境有关吗?——将死之人七清留。”

“药峰上的药太多了,没有一点装饰,前辈们难道没有考虑过药草的心情吗?要知道万物有灵的!所以,从我做起吧,我来洒下第一批花种。——七妙。”

“果然,我的猜测是没有错的,如今的药峰生机勃勃了许多,甚至好多前辈们没有种活的药草我也给种活了,我这也算是为基因病做了一份贡献了吧!——七妙。”

……

第十六代的发言基本都是这种风格的,让看多了前面几代发言而变得有些心情沉重的阮烟三人心情慢慢平和起来。

三人觉得,十六代的道士在品性修养上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

毕竟,那些言语虽然对于大众来说并不显得伟大,但那对于生命的态度绝对是值得学习的。

如果说十六代的风格是平缓和气的,那么十七代的就绝对是跳脱的。

但想想也并非不可理解,因为也只有十六代的那种氛围可以养出如同十七代那样的性格。

“后辈,虽然我一生致力于基因病研究,但我并不是因为热爱它,也不是因为责任所在。我只是不忍看我那无双的容貌有一天会毁在那无情的刽子手之下。为了让你们在未来能够瞻仰到我无双的容颜,我在我们十七代的历史记录册上留了几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