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A(9 / 14)

走过三十 枫叶依旧飘飘 19250 字 2020-09-17

,他需要她的女朋友待在他身边,或者说,他需要她的时候,她一直都在。被需要的感觉容易让人有被重视的感觉,而这种价值感让苏涵欣欣然地答应了罗斌的要求。在后来的日子里,苏涵慢慢发现,这个选择是对的。两个人如果没有性行为也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经历,就组织家庭甚至共同抚养孩子,那可能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也无法克服的困难。

11

苏涵开始准备简历,着手找工作。

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工作不是那么容易找。简历到了人才市场之后,苏涵发现自己其实根本就不能算作人才,因为人才实在是太多了。从1999年开始,大学一而再再而三的扩招,导致应届毕业生,那些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在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在一个没有最低薪资标准的制度下,很多企业都把入门工资压得很低。变相地来说,人才变得不值钱了。这也让众多壮志勃勃的年轻人一进入社会就充满了挫折感,为最底线的生计问题挣扎不已。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理想和追求,在进入社会的瞬间就被碾压得粉碎。

苏涵参加了农展馆和国展的招聘会。那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转了一大圈,适合自己专业的没几个公司。苏涵在礼貌地打了招呼之后递出了几张自己的简历,结果发现招聘企业收到的简历已经堆成小山。苏涵想如果自己是企业负责筛选简历的员工,是不是也会随便抽出两份,剩下的都扔进垃圾桶。

参加完招聘会的心情总是沉重的。苏涵向罗斌抱怨,罗斌就鼓励苏涵再试试,再试试。还有网上投递的方式不是。网络招聘在那个时候正开始流行,说不定会有一些机会。苏涵于是试着投了一些,每天都把电话放在手边,等待着可能的消息。

苏涵终于得到了两个面试的机会。其中一个的厂房在郊区大兴,每天往返跑到那边上班是不现实的。另一家企业的人事在面试过程中问苏涵要不要考虑他们公司一个秘书的职位。公司是生产和销售化学产品的一家私人企业,前身是国企,经过几次改制破产后,被一个老板买下接管,现在是几家小型化妆品厂的原料供货商。女大学生在化学领域找工作总归是没有男生的优势大,从用人单位给予的反馈来看,这种想法很普遍。所以苏涵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找了一阵子之后,接受了这家私企的建议,在秘书这个岗位入了职,其中之一的条件是一周六天工作制,而且会经常加班。

苏涵上了班之后很快就体会到了秘书这个岗位的一个重要原则老板就是上帝,而且上帝是变化多端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老板让她写一份稿件,写好了之后拿过去问他的意见,照着意见改过了之后意见又变了,然后再改。或许此一时彼一时的心情不同,所以意见也不同吧,苏涵这样安慰自己。但有的时候老板风风火火地让写一个东西,给了个时限,必须在某个时间前交差。苏涵就赶时间,甚至加班加点地做,做好了之后交给老板,结果发现那东西被搁置了一个月,动都未动。苏涵时常不能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为了侍候好那个善变的领导,换些微薄的薪水买吃的和租房子吗?

罗斌也上班了。一开始的时候在车间实习,三个月后转到实验室做起了技术员。他对化学实验,化学工艺方面的技术工作虽然算不上喜欢,但至少没有什么反感。同事们对这个刚入职的小伙子也都很照顾,工作量既不多得让人觉得有负担,也没有少得让人无聊,是个刚刚好的分量。所以罗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这份工作,开开心心地上班,开开心心地下班,下班之后开开心心地吃饭,开开心心地踢球和看球。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苏涵向罗斌讲述自己工作的烦恼和逐渐恶化的情绪时,罗斌从心底并不能够完全理解苏涵。虽然罗斌也尝试着安慰苏涵,但这种不彻底的理解,这种不能感同身受的失望终究会在两个亲密的人之间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