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涵妈,不是说不能喂水吗?您怎么又喂!
婆婆你这房间这么热,小孩上火呀,喝点水去去火不行吗?
苏涵您怎么知道小孩上火的?您又不是他,您自己上火不表示孩子也在上火。
婆婆我怎么知道的,看还看不出来!又不是没带过孩子,上火不上火能不知道吗?我是上火!喂一口水就犯下大错误了是吗?那孩子渴成那样,一口水也不让喝,有这么带孩子的吗?
从这时候开始,苏涵在婆婆照顾明睿的时候总是要盯着,以防婆婆给孩子喂水。她上厕所的时候都不放心,想赶快出来,生怕婆婆在这个时候弄事情。有时候她恨不得把婴儿床搬到厕所。有时候她尽量趁婆婆买菜或是做饭的时候上厕所。这种关系中充斥着不信任,并不像是一个战线上的战友,到成了随时都需要提防的敌人。
典型事件的矛盾之二
婆婆苏涵,秋天了,天气冷了,晚上那么凉,要给孩子多穿点!可不能冻着!
苏涵妈,小孩的体温中枢还没发育成熟,不适合捂着。
婆婆怎么捂着啦,你摸摸,那小手小脚都凉了,得加衣服了。
婆婆过去给小孩加盖了一个毯子。
苏涵妈,宝宝的心脏小,每次收缩,血液从心脏到达四肢末端的也比较少。小孩的手脚有点偏凉,这是正常的状态。
婆婆他这么小的孩子穿得比我还薄呢,老冻着哪行。
苏涵孩子穿得多,会抵抗力下降的。儿科医生从来不主张宝宝穿衣太多,孩子新陈代谢更旺盛,穿多了会出汗,反倒容易着凉。
婆婆你过来看看,摸摸,哪里出汗啦?天冷多穿,怎么就不对了?这么小的孩子,着凉了最容易生病,孩子适当地比成人多穿一件两件的正合适。他现在不会爬不会走,整天都是躺着,不活动当然容易感觉冷。我要是在那儿坐着不动还会冷呢,小孩就不是人啦。
苏涵摸摸宝宝的后颈。婆婆走开了之后她就把毯子给掀开了。
婆婆过了二十分钟后回来发现毯子被拿走了,非常生气。
婆婆这是怎么当妈的!天都凉了,还给穿这么点儿,刚给盖了毯子就给揭开!
苏涵妈,明睿都三个多月了。一般情况下,三个月以前的小月龄宝宝,应该比大人多穿一件,三个月后的宝宝,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而且明睿挺胖的,脂肪也厚,更不能捂着。
婆婆哪有带孩子一直看课本的,非要把孩子冻坏不可!我就不信这个邪了,看看我到底能不能把孩子给捂着。
婆婆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婴儿床旁边,不走了。她把小孩盖得严严实实的,放心了。
苏涵妈,您这是要干什么啊?
婆婆看孩子!等何征回来,让他坐这儿,接着看!
苏涵真想马上给何征打电话让他回来。但她又不想婆婆以后拿这儿说事儿,怪苏涵耽误何征工作。苏涵就只能忍着,等何征回来再对小孩到底该穿多少衣服要个明确的说法。但何征回来以后,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他身边的这两个女人,带孩子的方式一个是书本理论型的,一个是实践经验型的。一个根据的是科学——科学是文明,是进步,怎么能反驳得了呢?另一个根据的是实例——就是何征自己,他就是被他妈这么带出来的,貌似被照顾得也挺好,长得挺壮,没得什么重大疾病,免疫力也没毛病。他没法改变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想法,做一点折中都看似不大可能。可以预料到的是,苏涵和婆婆之间,在孩子应该穿多少这件事上,矛盾将会一直存在。
典型事件的矛盾之三
苏涵给已经四个半月的儿子喂了奶,小家伙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苏涵觉得儿子睡熟了,就把他放到婴儿床里。小家伙刚碰到床单,就迷迷糊糊地哼起来。苏涵尝试着拍了拍他,小家伙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