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七节 公务员考试(六)(1 / 3)

临高启明 吹牛者 2878 字 3个月前

袁舒知连忙拆开封条,只见这卷子白纸黑字,是精工细印出来的。;乐;文;l+和“澳书”相仿,只不过开面是和报纸一般大小。

他先在“弥封线”上填写了自己的名字和考号,这才开始读题。

上午是行测卷。第一部分是常识,考的就是考生到底是博览群书还是只是抱着那几本四书五经。袁舒知看着题目,头上汗水不禁渗了出来:这对他来说并不简单,自己虽然也算是读过不少杂家的书,但是绝对称不上博览群书,而且有不少还涉及到澳学——仅仅阅读领会题目就他感到吃力。

不过袁舒知知道别人并不比自己强多少,自己至少借读曾卷的公考辅导书,涨了不少澳洲知识,想来比起那群子死读书的家伙要好上不少。

常识第一题是一题辨别区位优势的题目。试卷上有一张平面地图,请考生根据合理的城市规划,图中1处最适合建:。

甲.化工厂乙.钢铁厂丙.造纸厂丁.自来水厂

这题若没有读过公考辅导书,那就只有乱蒙了。因为本地这四种厂对于市民来说都是闻所未闻,更别说还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了。

袁舒知庆幸自己看过辅导书,大约知道一点毛皮,马上选出了答案,上游自然是水厂。

后面的常识题对袁舒知来说就简单多了。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下列观点与之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丙.“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丁.“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这一看就是我至圣先师儒家的观点,答案是呼之欲出了。

常识题袁舒知连蒙带猜花了20来分钟做完了。接下来是言语理解,这是袁舒知的强项。

言语的第一题是:

以张居正为领袖的改革派曾给伪明带来富国强兵的希望,而经其手制定的各种政策却让如今的伪明社会更加不堪重负。正因如此,多年来,张居正头顶变换着救国、误国等多顶帽子。对这样—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只有给其一个更为精准的定位,才能更清晰地解读他的所作所为。而在如何定位上,诸多史学家或抓小放大,或以偏概全,或就事论事,隔靴搔痒,雾里看花,。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甲.读者难有尽兴之感

乙.有失公允之处颇多

丙.真正的佳作甚为罕见

丁.难以摘掉这三顶帽子

这一题对伪明前相的评论倒是看乐了袁舒知,袁舒知笑了笑忙正定了自己,联系了下上下文很快选出了乙项。

这部分对他这样有长期阅读作文功底的旧读书人来说几乎就是送分题。但是有些题目涉及到立场态度。如何选择“正确答案”就要看来应考的考生能不能领会元老院的“精神”了。这其实也是这次考试中元老院最为看中的一点。

知识可以学,唯独这立场却是必须明确的。不管真心假心,这些未来的公务员要旗帜鲜明的拥护元老院的领导,自觉维护元老院的立场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好在考生们都是久经时文考试的,对此类的考场的“风向”都是比较明白的。所以这部分因为“立场问题”失分的人极少。

就这样言语理解也很快被袁舒知答完了。

第三部分是数量关系,这是旧文人最害怕的题目。虽说算术在读书人中间亦不算太冷门,但是对此有较深研究的人很少。袁舒知在曾卷的辅导下突击学习了一些,还算能尝试一番。他定睛一看第一题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