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采访小组抵达目的地,在溪山郊区一个酒店,见到了要采访的对象,白叶。司机在外面等候,袁记者负责摄像录制,方记者提问、掌控节奏。
白叶也非常配合,可谓是有问必答。
其实这种采访,基本也有固定的流程,甚至连问题都让白叶过目了,让他划掉不愿意回答的提问,顺便构思好答案。
所以采访的进程,十分的流畅,内容更是满满的正能量。
从学画,到签约画廊,经受挫折之后,又怎么痛定思痛,刻骨努力,终于重新站起来。老实说,不需要夸大其词,白叶的经历,就是最好的励志事例。
所以一些鸡汤,在他的口中说出来,也不怎么违和。
采访一气呵成,很快到了尾声。
方记者在做最后的收尾,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临时起意,忽然问了一个问题“白先生,你来溪山多久了?在溪山干什么,采风吗?”
袁记者立即把镜头,对准了白叶。
他知道,女朋友这样问,主要是给溪山卖个好。
毕竟省台新闻一播,溪山方面的人看到了,百姓肯定无所谓。但是溪山的同行,肯定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这就是人情。
指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啦。
然而白叶的回答,却出乎了两人的意料,让他们吃了一惊。
事实上,方记者的问题,本身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只要白叶回答,就是在采风,然后夸奖一下溪山的人文风景状况,基本可以结束采访。
但是白叶,他沉吟了下之后,竟然说道“我在扶贫!”
“扶贫?”
方记者第一反应是自己听岔了吗?她一失神,差点忘记记者本分。幸好旁边的袁记者,轻咳了一下,算是提醒。
她才回过神来,连忙问道“白先生,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哈哈,没有,我开玩笑的。”
白叶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段掐了,别播。好了,采访结束了,两位辛苦了,我请你们吃饭……走,别客气。”
他站了起来,热情邀请。
小俩口对看一眼,隐约感觉这事,好像不简单,有深挖下去的必要。不过凡事不能着急,免得适得其反。
当下两人答应了白叶的邀请,顺便叫来了司机。就在酒店的餐厅,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席间气氛融洽,可谓是宾主尽欢。
晚餐结束了,白叶送三人离开,回酒店休息。
车上,司机才打算启动,却被袁记者阻止了“等下,不急着回去。”
“诶?”
司机一怔“那去哪里?”
方记者立即道“在附近,随便找个宾馆安顿下来,我们要打电话给主管,向他们汇报今天的收获……”
“好!”
司机无所谓,立即开车而去。
在了宾馆,入住,打电话,联系本地同行……
到了第二天,各种信息汇聚,两个人惊奇了。
“真是在扶贫。”
方记者兴奋道“老袁,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没有想到呀,白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开始默默做好事。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恐怕我们都不知道这事。”
“是啊。”
袁记者也有些感慨“或许是自身的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在重新成名之后,决定达则兼济天下,回报社会……”
“嗯嗯。”
袁记者深以为然。
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解释啦。
毕竟白叶,又不是商人、企业家什么的,从事的工作,更没剥削谁、压榨谁。不需要做慈善来维持人设,刷一刷大众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