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电商难做(1 / 4)

肖刚的举措曹深并没有得到任何通知。

毕竟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处理起来的过程是繁琐而复杂的,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妥。而且指不定其中还有各种不确定性,尤其涉及到境外交易,在没有一切落定之前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什么。

事情没有办妥之前,肖刚自然不会跳出来画饼。

曹深也在思考他的电商大业,以曹总如今的格局,做电商自然不会想要去搞个什么“淘品牌”就完事,要做自然是做平台型的企业。

但电商这事儿,难,是真难。不然也不会有一入电商深似海的说法了。

这事儿想干好了,投入巨大,只是搞点流量做得轻那是不可能的。

想当年小马爸爸,坐拥全国最大的流量入口,电商也没做起来。

而表面上看起来做得轻的大马爸爸,其实做得也一点都不轻。为了搞电商开发了一些列的卖家工具软件,做支付宝,做云计算,做菜鸟网络,光是物流行业的公司就专门搞了个基金投资了一大把,当然其中破产交学费的也不少……

喝奶茶的男人就更不用说了,自建了整套物流仓储体系。

至于依靠微信的社交流量做起来的拼夕夕,那是捡了小马爸爸阻挡大马爸爸插入搞流量封锁的漏,吃到了便宜的社交电商流量红利。后面想再进几步,往重做的投入也少不了。

但他比较幸运的是,依靠大马爸爸对快递网络效率的推进,他不用再做很多重复的投入,所谓喝水人气死挖井者。

做电商平台与做纯2c产品的难点是不同的。

做纯2c的产品,你只有一个客户,就是你的c端用户,把他们伺候好了就行。不过这里也有难度,c端的用户如果产品没有强大的粘性,很容易拔萝卜无情,分分钟就不用了。

所以c端的产品,要与时俱进,随时跟上用户的变化。一旦跟不上,用户就再难回来,而且总有新的,好玩的产品会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你在与所有产品竞争抢占用户的时间。

小马爸爸就是典型的纯c端产品玩家,仔细看小马爸爸的产品矩阵,但凡做得比较成功的,全部都是用来杀用户时间的产品。微信,qq,游戏,视频,阅读。

而其他非时间注意力占用的产品,全部是用投资的方式来占点,比如电商,打车,外卖……

于是,当出现了另外一个杀时间的玩家,小马爸爸就格外紧张。因为这个玩家的抖音,今日头条,免费小说抢占了很多用户的时间。

做电商与做纯c端产品不同,它得伺候两个用户,买东西的消费者和卖东西的商家。而这两方面的用户,他们的需求实际上是对立的。

消费者希望商品丰富,便宜,服务好,方便,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少买东西,少花钱。

卖家不喜欢太多的sku,希望最好我就做一个产品通吃,毛利越高越好,您买得越多越好,最好堕落到消费主义陷阱里面无法自拔,服务好是需要成本的,成本越低越好。

所以,要在同一个平台上,把两家都伺候好了,难度极高。

要么,你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个平衡点可能也意味着双方都不满意。

要么,你想好了到底要伺候好谁。

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电商都选择了卖家,他们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卖家有更多的流量,所有的购物节看起来是买家的狂欢,其实那是搞流量的手段,让卖家出货。

推出便利的支付工具,是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门槛。

推出借贷服务,让大家又更多的钱购物。

物流服务,提高库存周转率,让消费者更便利也更频繁的东西。

更别说给卖家的大量消费者数据以及大数据“杀熟”了。

这点,从商业上看其实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