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信仰(2 / 2)

耳莲子粥,杨越舒舒服服地擦了擦嘴,旋即继续处理政务了。

这个时候,他感觉文书上冷冰冰的文字,似乎在那一碗银耳莲子粥下,也跟着变得面目可亲起来。

……

翌日,正午。

无数百姓往城西汇聚,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几乎半个城的人都来了。

一大早,衙门的捕快便到处呼喝,说华上使有事宣布,要求百姓都到城西去。

出于对杨越的敬慕,百姓无一不听,几乎家家户户都出了一个人去城西。

城西是白巾军本部,两万白巾精兵日常驻扎于此,此刻空旷的校场上,无数百姓蚁集于此,他们一边议论,目光时不时掠向高阁。

只见五层楼阁的栏杆处,华上使和几位将军商量着什么,距离太远,百姓们都看不清楚。

另一边,负责维持秩序的白巾军,却也和百姓们一样,时不时将目光投向高阁。

不同于一无所知的百姓,对于今日的事,他们已有所预感。

八成和抚恤与伤残白巾有关。

白巾们默默看着,黑州乱了七八年,他们这群精兵也跟着打了七八年,早就打得家破身亡,身世孤独。

十分之九的白巾,都没有什么家人。发了响银,也只是去烟花柳巷处消遣,或者在酒楼和同袍战友痛饮。

亏了他们的消费,东冶城经济复苏极快,百业皆兴。

……

“肃静。”

忽然一声巨吼,掠过整个校场。

百姓们一下沉寂下去,默默注视着高阁上的人影。

“今日让父老乡亲来此,是有一事要宣布。”

声音洪亮,粗糙,显然不是杨越,是关猛代传。杨越还没那么大的嗓门。

“我欲将城外西山,改名为‘英灵山’,英灵山下,建一庙。之后凡阵亡白巾,或是有大功于广宁郡之民,死后皆可归葬此处,年年清明节,官府带人扫墓,祭祀,使之永享香火。”

关猛传达着杨越的信息。

百姓哗然,白巾们更是面面相觑。

建立英灵山?还立庙?

这时代的人,对死后事十分在意。譬如皇帝,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祭祀。

祭祀英魂,是促成民族凝聚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杨越感于白巾们家破人亡,死后成为孤魂野鬼,便修英灵山,立大庙,年年祭祀,参拜。

让白巾们,死后不觉得孤单。

也会因为百姓们的参拜,产生一种使命感——即生命和这片土地产生了羁绊,所以要保护这片土地。

人群中,不少白巾热泪盈眶。

“其二,关于伤残白巾,其中无家可归者,即令百姓领取一人,终身奉养,官府按该白巾功勋,每月给予一定银两、粮食,保障该户百姓。”

“其三,凡白巾子弟,三代以内,官府公学免除其所有学杂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