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
内阁次辅忍了半天,见大家都是这种建议忍不住道“皇上,臣认为不可加征赋税。”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内阁次辅薛从是个务实的官员,是一步步凭着治理一方的政绩爬上来的,他深知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困苦。
薛从道“皇上,如今百姓身上有田赋、人丁赋、劳逸税、口粮税、练兵税,如今再加征,百姓就没活路了。皇上,这是把百姓往叛军那赶啊。”
皇帝觉得有理,便赞同道“爱卿可有别的良策?”
薛从的提议也是加赋税,不过是向富人征收,哪怕只收十只一二,那也是不少的钱了,定能堵住目前的资金缺口。
薛从的话一说完,内阁其他两位辅臣立刻反对。
内阁首辅道“皇上不可,乡绅富豪全力帮皇上管理地方,如今要是向他们征税,会让他们寒心。”
几部尚书附议。户部尚书道“皇上要征收赋税乡绅们自然会从,可他们如今也困难,叛军所到之处,第一个遭殃的必定是乡绅富豪,他们的生意收到了很大的打击。这时候征税,同样也是将他们推向叛军啊。”
薛从愤怒极了,连连反驳,舌战群臣,将他们驳斥得说不出话来。
皇帝看着底下的动静,心里也很矛盾,之前加征的结果并不理想,这还是全国加征的情况,若是只加征乡绅富豪得到的钱怕是更少,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事。
再有户部尚书说得也有道理,乡绅们的影响力是普通百姓所不能比的,若是逼反了他们恐怕不好。
但皇帝又想到,普通百姓也确实接受不了这么高的税了,可不加税如何保证大军的供应呢!
皇帝犹豫了半天,内阁首辅道“臣还有一策,只是还望皇上先恕臣无罪,臣才敢说。”
皇帝正犹豫,听见还有良策,连忙让人快讲。
内阁首辅道“我大平自开国以来已经几百年了,这几百年产生了无数的王爷宗室。这些王爷宗室手里有不少金银,您看是不是请王爷们捐助一点。”
这个对策并不比之前的好多少,一个是对百姓下手,一个是对亲戚下手,皇帝都不愿意去做。但相比之下,对亲戚下手,拿钱的速度能更快一点,毕竟这些王爷宗室都要依赖皇帝生存。
谈论了几个时辰终于定下了这个计策,皇帝随后就下旨,让宗室捐赠财务,共襄大平江山。大旗扯得挺像样的,可愿意听从的宗室不多,当皇帝的又不是自己一脉,没权也就算了,如今连宗室仅有的钱财也要夺取,夺人钱财如要人命。
无数的宗室开始进宫哭诉自己的苦衷,血缘近的到皇帝那苦,血缘远的见不得到皇帝的也想方设法到后宫女眷那哭。后宫嫔位以上的主子,皇子公主那全部都接待过哭诉的宗室。
皇帝一意孤行的让王显专门负责宗室的财产捐助。王显原来是御史大夫,脾气刚硬,什么都敢说,被人排挤得丢了官,如今碰到这件棘手的事,内阁就将他推荐给了皇帝。
王显先礼后兵,劝说不成后,便选了瑞王做突破口。瑞王严格算起来并不是正经宗室,他的先祖是太祖的义子,跟随太祖南征北战,最终被太祖封为瑞王,待遇与太祖亲生子想同。但如今这种情况瑞王就是个软柿子,不选跟皇帝没有血缘关系的他,还选谁?
王显在瑞王府炮制了谋逆大案,瑞王府本该全部抄斩,皇帝念在第一代瑞王的功绩网开一面,只抄家,诛首恶瑞王,其余人贬为庶人。
瑞王府到处求人,想表明自己的清白,但并没有为瑞王府说话,宗室那边忙着自保,官宦那边巴不得皇帝的刀落在宗室那。
安宁知道瑞王世子吴沣是个人才,前世在鲁王自立后跟随鲁王,计退敌军,那是可以写到鲁王复国史的一场大胜,三百人退三千人,虽说借助了天险,但瑞王世子的计策功不可没。可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