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摊浑水(2 / 3)

宋时雪 雪山飞机 1953 字 5个月前

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到十一年后的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期间随着仁宗皇帝赵祯逐渐成年,当时就确定了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此举即不否认太后“垂帘听政”,又确保了皇帝的地位,即迎合了太后,又确保了皇帝的利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曾布此时以仁宗朝之事为先例,谏言赵佶行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之举,是正合新帝赵佶的心意,使得赵佶心中大喜。

赵佶虽表面之上对太后向氏是毕恭毕敬的,同时即位之初也是赵佶自己奏请向太后“垂帘听政”的,可此也是赵佶的无奈之举。是向太后力排众议,让赵佶当上皇帝的,既然向太后能让赵佶上去,当然也能够让赵佶下来,因此赵佶当时就算心中不愿意,也不得不为此举,也要装作是诚心诚意的相邀向太后“垂帘听政”。

但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有人在自己背后指手画脚的,就连亲娘也不行,更不要说是养母了,赵佶也慨莫能外。

此时太后向氏身体欠佳,同时随着赵佶即位日久,赵佶就有了使向太后归政、自己亲政的想法,毕竟赵佶已经二十岁了,已经成年了,就没有必要再行“垂帘听政”之举了。

但使太后归政、赵佶亲政不能够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必须有个缓冲的阶段,此时曾布提出的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就是个极好的手段或者说是缓冲阶段,此举若实施,那么要不了多久,向太后就会真正归政于赵佶,赵佶也就能够真正的主宰天下,而无人可以掣肘。

“卿言正合朕意。”赵佶大喜过望,早已忘了曾布冲撞自己“好事”的不喜,顿时“龙颜大开”,连连称是。

“曾卿家,李翰韧之事如何了?”两人又议事一阵后,赵佶开口问道。

李三坚遇刺一案,赵佶早已令人严查,可查来查去的,到目前为止,仍是没有半点结果,故赵佶有此一问。

“世人皆言微臣与此案有干连,微臣为表心迹,已命李推官详查此案,追查到底。”曾布答道。

“为何皆言曾卿家与此案有干连?”赵佶闻言诧异的问道。

“李推官所查之案,据称是与一名姓周的吏人有干连,而周吏人的浑家却为老臣贱内的远亲,因此老臣为避嫌就不过问此案了,不过在此之前,老臣已命李推官详查此案,以示老臣的清白。”曾布想了想后答道。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李三坚如此,曾布当然要回报李三坚了,这也就是李三坚拒绝蔡京,通信于曾布的原因之一,李三坚取得大宋宰相的支持,就能够将此案一查到底了,当然还是李三坚说的那句话,该查的查,不该查的就不查。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也!

对于曾布来说,区区一个远亲又算的了什么?扔出去随便李三坚折腾便是。

此时争权夺利,方为大事!

“原来如此。”赵佶点头道:“就依卿家之言吧。”

。。。。。。。。

“官家,此案不能查,周吏人不能落在李推官的手中。”曾布满意的离去后,童贯忽然开口对赵佶说道。

“这是为何?周吏人是你什么人?”赵佶闻言有些生气的问道。

自己的家臣居然被人谋刺,赵佶早已是大怒,区区一名吏人居然敢谋刺朝廷官员?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令人异常愤怒。

“官家!”童贯见赵佶脸色沉了下来,顿时吓得跪在地上拼命磕头道:“周吏人与奴婢没有半分干连,奴婢是在为陛下考虑啊!”

“嗯?你为朕考虑什么?”赵佶闻言,脸色稍缓的问道。

“陛下,周吏人乃是太后之人,此时万不可动他啊,伤了陛下与太后母子之情,陛下何以与太后相处?”

“周吏人是太后之人?”赵佶闻言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