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排除大规模粮食北上支援他们的可能性,而灭了他们之后,这些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原先属于他们的丰美草场也就直接属于大明了,可以由大同行省直接管辖,大明可以组织大量牧民在这里大规模放牧,饲养牛羊马,为中原足够的牲畜,将草原纳入大明的经济内循环当中,省去需要应付他们的大量政治和经济开支。
因此,消灭汪古部和塔塔儿部,利大于弊。
苏咏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也支持军事会议的看法。
“既然利大于弊,那么就这样办吧,咱们计划出动个万骑兵,打一场中等规模的破袭战,一边消灭南下进犯的林中蛮人,一边顺手收拾掉塔塔儿部和汪古部,一口气解决北疆问题!”
在这个大明即将向西进发并且经营西域和中亚关系的时期,已经失去统一、崛起可能的北方草原的价值大大降低,已经不再具备拉拢的价值,大明需要的,是一个安分的不出问题的北疆。
不过看问题还是要看的深远一些,因为北疆太冷以至于草原蛮人无奈南下的事情,苏咏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此时此刻,中国的确是处在一个较为寒冷的气候周期。
随着未来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全球气候的进一步转寒,如果现在不对更北边乃至于西伯利亚地区居住的蛮人们进行大清扫,那么未来他们一定会大规模南下,成为明国边患。
这一次他们被逼着南下也好,顺手将他们全部消灭掉,将战俘全部迁移到河西地区帮忙建设沙州、运输战略物资,用这种方式让他们发挥出作用,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废物利用。
而且这一次既然决定出兵了,那么不如朝着更北部的位置进发,最好能抵达传说中的北海,在苏武牧羊的地方立下国界碑,也算是一场难得的功绩了。
根据军事会议的商讨,朝廷决定任命第三兵团司令官韩景珪为本次北伐作战的总指挥,指挥第三兵团的一万骑兵和中都虎贲禁卫军旗下的四万骑兵,总共五万骑兵。
这五万骑兵将是这一次作战的主要战斗力。
而为了减轻后勤压力,朝廷下令枢密院征调储存在大同行省军事物资仓库中的大量奶制品、熏干肉制品配发给骑兵们,作为主要食物。
就算不为了未来的战争准备,明廷也有自身的战略物资储备条例,对非常适合骑兵大规模长距离远离本土作战的奶制品、风干肉类制品的储存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
不仅有本地草场出产的牲畜给明军后勤保障部门,还有大批量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牲畜,那么多年下来,肉干和易储存奶制品的数量已经足以支撑五万骑兵的消耗了。
另外考虑到骑兵们其他方面的食品需求,枢密院还划拨十万只草原羊和一万头草原牛随军远征,它们还会驮着一些制成的大饼类碳水食物,成为移动粮食库,为明军骑兵丰盛的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