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的战争没有大规模对战,有的都是小规模破袭战。
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这些山地密林未开发地区,想要搞大规模作战是不现实的。
只有小规模化整为零式的破袭战才有搞头。
这需要明军的高度纪律化,还有小单位的作战能力,以近乎游击战争式的战斗模式展开攻击。
这对于封建旧军队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以封建旧军队的纪律状况来看,但凡化整为零开打游击战,大头兵们要做的第一件事绝对不是按照命令作战,而是开小差。
那么好的逃跑机会,平时根本不可能有,所以给长官欺负的要死要活的大头兵们怎么能不立刻开小差跑路?
一个师能给你跑得就剩下一个连,最多算上一个师部,但凡多一点都能算你师长爱兵如子,所以封建旧军队注定无法化整为零打游击作战。
而在这种密林山地地形,大兵团无法展开,只有化整为零的战斗方式最有效果,所以封建王朝面对这些边疆部族,往往很是无奈。
明军则不然。
这帮反明派武装部落也算是运气不好,撞上了铁板,正好碰到了史上最强明军,也是最有纪律性的明军,偏偏还把他们当作传统的中原王朝的笨重对手。
于是他们惨了。
在徐通的规划下,明军以营为作战单位,舍弃最擅长的大兵团联合作战,以一个营或者两个营的组合发起对一个或者两个部落的专门打击,明确路线,多线出击。
一边打,一边用火油纵火焚烧树林,通过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小规模破袭战,徐通逐渐实现积小胜为大胜的战前布局,将川南地区的反明派部落剿灭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剩下的彻底失去了和明军一较长短的勇气,且不认为投降有好下场,只能选择一路往东南方向逃,似乎是要逃到东南亚方向。
但是就徐通所知,他们途中需要穿越大量原始丛林才能找到人类聚居区,活着抵达目的地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可以说,在大理国的协助之下,经过这两个月的小规模战斗,明国基本上剿灭了川南地区的反明派部落武装,初步对川南山区进行了统治权力的深度辐射。
大明官府在这一地区说的话管用了,那些部落都会听从了,不会阳奉阴违了。
比如大明官府在一系列的剿灭作战之后要求一些亲明派部落和中立部落从他们原先的居住地迁移出来,到大明官府划定的区域定居,方便大明官府对他们进行人口普查和正式治理。
原先这种事情想都别想,这些人根本不会答应,甚至还会立刻造反。
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种事情的可行性,并且派人和大明官方对接,商讨一系列的可能性,寻求更优厚的政策待遇等等。
这是统治权的贯彻落实。
第八兵团的战士们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在这场战斗之中,苏海生和其麾下第二兵团驻防军队担当的是后勤保障任务,主要作战任务全部交给第八兵团的新兵蛋子们,让他们和反明派部落武装展开生死拼杀,以此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
值得高兴的是,第八兵团的新兵蛋子们承受住了自然环境和敌人战斗力的严峻考验,成功完成了使命。
虽然他们自身也付出了一千多人阵亡、伤病而死的代价,但是相比于战果来说,这些损失并非不值得。
徐通在最后一个剿灭的反明派部落驻地废墟之中立碑,纪念为了获得这场胜利而牺牲的年轻战士们。
他学习苏咏霖,将明军整个剿灭敌人的过程镌刻在石碑上,向后人宣誓大明对这片土地的主权以及大明为了获得胜利而付出的代价。
这些年轻战士们值得被人永远铭记。
如此一来,最后剩下的一件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