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范力问太史慈“怎么回事?”太史慈应道“主公,这个人一直躲在这里,不知道做什么!”“啊啊,啊”驼背老者就是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这样发出声。
范力直视着他一言不发,有个士兵出声了“主公,他是在这附近居住的驼背老人,我们经常能见到他!估计又是出来拣柴的。唉!老人无儿无女,怪可怜的!生活在这乱世之中尤其艰难!”范力一听不由长叹一声,掏了掏裤兜,兜里没有多少钱,全拿出来给驼背老人,然后又对亲兵说“等下,你们去军中拿些粮食给老人!知道了吗?”“是!”亲兵应承下来了。
老人“啊啊”的出声,像是在向范力表示感谢。范力呵呵地一笑,然后说“老丈,只要这乱世平定了,你以及天下的苍生都能过上好日子!相信我,这乱世没有多久就能结束!就能还天下苍生一个朗朗乾坤!”
“啊啊”聋哑老人还是在啊啊的乱叫,点头,虽然不知道他是否能听得懂范力刚才所说的话,范力随之一笑,然后松开了紧握老人的手。
老人拿着范力给他的钱,向范力拜了一下,以示感激,然后转身而走,再走了好几步之后,猛地回过头来望了一眼诗雅,眼中充满的尽是复杂之色,不过更多的是一种慈爱。范力觉得奇怪,为什么老人会看范力的妻子有这样的特殊表现呢?
“立!”诗雅喊了范力一声,范力便不理会那么多了,先去陪伴范力的妻子。
范力祭拜完曹操便回去了,诸臣都在等待着范力,商议怎么攻击曹家。众人吵成一锅粥,不过大多是说要乘曹操没有下葬,曹丕新得王位立即攻击。
范力终于是出声了“现在我军自葫芦谷之战损失也不少,况且曹操在葫芦谷一战时已经死去了,而曹丕一定是在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才会公布父亲的死讯,现在我们自己都准备不足,何必强行去攻击对方呢?况且古语有仁义之师不乘人之丧而伐之,我为了表示对曹操的敬意,我决定我军屯兵演练,一面等到领地内所征调的军兵过来补充,军需物质运到以接济军队。另一面按军法该轮换回去的军兵可以回家。”
既然范力都如此说了,谁还敢有异议?只好是赞成下来。范力派斥侯以探听曹丕方面的消息,尤其是曹操安葬的消息。
斥侯来报“曹操虽然遗命曹丕无论如何都要薄葬,可是曹丕又怕世人议论他不孝,为此没有完全按曹操的遗命薄葬,还是办得蛮体面的。曹操出殡之时,邺城四门大开,四门都有灵柩运出城外,每一队规模都相似,让人分不出哪一队所护送的灵柩才是曹操遗体所在。[注二]疑冢在讲武城外,凡七十二处。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曹丕葬了曹操之后,收了其弟曹彰的兵权,然后又聚兵准备顽抗范力军。有一点奇怪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却连自己父亲坟墓所在地都不懂,追问曹丕,曹丕却不告诉他!”
范力一听,不由激动地说“是何道理!弟问兄,父墓所在,兄应该实告啊!看来曹丕和曹植兄弟是有得一争了!唉!兄弟不和,难不成曹氏一族又要重蹈袁谭袁尚兄弟的覆辙吗?”
[注一]据《太平御览》卷436引《刘昭·幼童传》的记载,其大体内容是曹操幼而智勇。年十岁,常浴于谯水,有蛟逼之,自水奋击,蛟乃潜退。于是毕浴而还,弗之言也。后有人见大蛇,奔逐。太祖笑之曰‘吾为蛟所击而未惧,斯畏蛇而恐耶?’众问乃知,咸惊异焉。
[注一]引用于《明一统志》卷28《彰德府志》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