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戴上耳机之后,他感觉到,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而且,有时候他刚唱两句,就被吴文章打断,要求重来。
苏离这才知道,录音也是一件难做的工作,半个来小时的工夫,他仅仅唱完一小段。
这还是吴文章见他是外行人,才没有再精益求精。
如果换做业内人士,早就被吴文章骂个狗血淋头,声音的质感不错,可是气口的部分,包括节奏,都有一定的问题。
而且这些东西,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能够进行修改,但会对音质产生影响,也就是会出现所谓的“电音”情况。
虽然苏离的音准问题不算太大,却但在这一部分上,还是需要加强。
宋时和陈晓宇,也不太看好苏离。
职业与业余之间,不可以道里计。
苏离很清楚,这三位音乐人,都是用专业的眼光看问题,假如他去看一本出版的书,也会用这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待。
这可不是后世,网络歌手横行的年代,什么人都能够出歌,几千块钱买一首速成音乐,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标榜自己是原创歌手。
现在,仍然是cd时代的余晖,所有做音乐的人,都是想着,将质量提高到最大。
张霁月听着,却不像他们几个那么严苛。
搞乐队出身,很清楚,在现场演奏的时候,出错的概率很大。
她的耳朵也相对宽容一些。
“还不错,只是有进步的空间。这样吧,先简单混一下,导到小样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