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等我两分钟,我把另一个给留言一下。”
毕竟意外的发现了另外一个,叶新晨可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啊,不说其他什么,最起码悬赏再加钱肯定应该是毫无问题的。
叶子:维护辅助库中发现了另外一个,代码片段发送给你们了。
发完这句话,叶新晨才是用大拇指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笑了笑看着王晓雪,“我现在其实都已经不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毕竟是你炒的,那我硬吃都得吃一点下去。”
“别贫嘴,我都端在厨房的桌子上面了。”王晓雪微笑着,“我今天就吃点糖拌番茄然后再喝一瓶酸奶就行了。”
叶新晨也只是点点头,“其实芹菜的话,你也可以吃点,毕竟芹菜沾油没有那么厉害。”
“嗯,这样的话,那我就少吃点吧。”王晓雪觉得也还是吃点饭比较好,毕竟不吃饭的话,肚子会一直空,饼干那些什么的,也顶不住天天不吃饭啊!
饭后,叶新晨自然是继续的忙碌着,他现在在刚刚吃饭的过程中好像有了一点思路,但是得实践才知道。
而通过反复对比正常执行过程和出错误的执行过程,叶新晨发现出错时,程序多了一条report!
要知道网元返回的信息包括命令返回、alert、report。alert出现就得记录并报错(除非本就预期有这么一条alert),而report一般可以无视,记录然后丢弃就是。
所以没人注意这一点。
而且叶新晨也知道,测试时网元负荷极低,而且先做过初始化。
因此每次执行应该都差不多,这里多个report,很可能就隐含着什么……
所以叶新晨开始仔细观察程序和网元的交互记录,发现那里的命令返回似乎有些不对。
命令返回有几百行,其中一列是时间,正常来说,时间应该是2019103118:21:22、2019103118:21:22、2019103118:21:23、2019103118:21:24……这样子一路排下来。
但那段数据,它的时间却是2019103118:21:22、2019103118:21:23、2019103118:21:21、2019103118:21:22、2019103118:21:23……
也就是在秒这个级别存在乱序,更具体点实际上是在毫秒级别存在乱序/跳跃,即时间格式为2019103118:21:22.4562019103118:21:22.567这样,其中某些行组之间存在2、300毫秒的跳跃。
叶新晨按时间连续性把数据分割,发现它的输出是每几条到十几条为一组,组内顺序正常,组间乱序/跳跃;但把这些组挑选、拼接,可以得到两组数据,组内时间顺序良好、间隔均匀。
这说明,这些数据可能是两个命令的返回,不知怎么混到了一起。
就是因为这种混淆使得命令输出格式错乱,这才使得程序把命令返回识别成了report。
于是叶新晨看了一下对方的测试笔记,果然,他们测线路备份切换之类功能,所以需要同时控制两个网元;命令在程序中是顺序下发的,间隔可能只有若干毫秒。
看到这里,叶新晨心里有了底,开始观察程序所在目录,果然在里面找到个dat文件;用十六进制编辑器打开,里面果然是网上传来的原始报文信息,二进制格式。
报文格式是网元编号:信息。
再检查相关代码,很显然,这是因为网元编号被底层通讯模块丢弃了,只把文本信息返回给了上层;这就使得上层无法区分信息来自哪个网元。
平常这样做还没有问题;但遇到同时连接多个网元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