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章 人心思涨(2 / 3)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1690 字 3个月前

么变化,所以爻王倒也不慌。

直到各地纷纷来报,地头收不上粮,爻王廷才觉出不对出劲儿。明明是丰收的季节,为什么库仓收不到粮食?

查!

这一查,咦,有些势力大批量购粮,买得又多又猛,简直就像无底洞。粮商和地主刚从农人手里收取粮食,转头就加价卖给了这些势力。

官方慢了不止一步。

等各地官方出价,对不起,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收不上多少。

其实这事儿还得怪爻王自己。从前爻国收粮,都是提前半年向粮行和粮商定一个底数儿,价格和数量固定,称“底粮”。丰收季节一到,粮商粮行要先按协定向官方交足底粮,多余的粮食才能拿去市面上售卖。

这么做是优先保证公仓粮足,却也带来一个问题:

提前半年定粮,价格脱离市场太远。

官方采购量大,价格一旦定高,国库吃大亏。

爻国已经连续多年大丰收,一到丰收季,粮价一天比一天便宜,偏偏公仓还得按照半年前的定价收购,那可比市价高不少。直到贺灵川给爻王献策之前,国库都是亏耗状态,还得年年买高价粮,爻王就不高兴了。

并且购粮计划前置的话,可操作的空间很大,从中牟利的人也多。

而价格一旦定低,粮商吃了亏也不高兴,明明那么多粮食拿去市面上卖,能赚得更多,因此自然有人去游说爻王。

继续阅读

所以爻王就亲手改掉了收粮制度,只划一个底价。在丰年,市面粮价低于底价,就按市面价收;市面粮价高于底价,就按底价收。

收粮数量,依公仓需求而定。

在荒年,还按从前的制度,定量定价收粮。

这听起来不合理,但爻国连年丰收、粮食充足,公仓的收粮量几乎是固定的,只作正常的新陈轮替。底价即便比市价低一点,粮商仍有多余的粮食可以赚到钵满盆满。

但这套方法能玩得转,建立在一个基础上:

富余。

粮食富余时,这么玩没毛病,还能替国库省钱。

可要是粮食突然涨价,还涨得挺凶,粮商哪里还肯按底价卖粮给公仓?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可官方去买,一问就是没粮了。

粮呢?

早被人买光了。谁让你不提前定购?

偏偏这个时候,整个王廷的心思、整个天水城的心思,都放在轰轰烈烈的都城扩建上,都放在不断上涨的新城宅地上,都放在怎样才能从中分一杯羹上,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发现不止是粮食,连醋、酒和香料都涨价了!

醋和酒都是用粮食酿制,原材料涨了,它们能不跟着涨?

至于香料市场,原先一直供应稳定,这回也不知怎地,常用的香料也是一天一个价。

爻国可是香料大国,平民吃饭没这玩意儿,食难下咽,幸福感骤降。

粮食和调料涨价了,人工能不跟着涨?

人工涨了,食材涨了,饭馆子的价格能不跟着涨?

短短半个月内,天水城涨声一片。

并且涨价的趋势,也从天水城向爻国其他地区快速蔓延。

爻王廷做了两个应对:

首先,调查粮食都去了哪里。

其次,启动公仓当中的平准仓,向市面投放粮食。

平准仓就相当于贺灵川熟知的常平仓,丰年收粮以免谷贱伤农,荒年放粮以免谷贵伤民,按理说对市面的粮价有调节作用。

这又是个“按理说”,因为有心人都清楚,现在的平准仓里,多半也没粮了!

虽说这里头也有贺灵川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