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农庄(2 / 3)

银两来资助他们。

然伤退的人太多了,我们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如果你的农场真能接收他们,能让他们挣口饭吃,堂堂正正的活下去,老夫替他们谢谢你。”

蒋禹清道:“老将军不必客气,论起来,你我也不算陌生了,都是同一个大锅里捞过饭吃的。”

秦老将军便哈哈大笑起来:“这话没错,确是一个锅里捞过饭的。吧,你这回要多少人。”

蒋禹清道:“我这个农场建起来,面积不。需要做事的人也多。前期需要开荒,种牧草,果树,青菜等。

等牧草长起来后,还要建一个养猪场,一个养牛场,和一个养羊的地方,养鸡场也会建一个。这些事情都非常琐碎需要打理的人也多。

我想先要五十人,最好找两个识字的,可以帮我管理日常事务。

等后期发展起来,我看看再做些别的什么生意,到时候再找你要人。咱们一步一步来。”

秦老将军道:“别的不,我这里的伤兵多的是。你先回去,我保证三天之内给你找齐!”

“如此,便多谢老将军了!”

同景衍分开后,想到空荡荡农庄,蒋禹清又跑到关大成的铺子里好一通采购。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凡是生活里用的上的,蒋禹清统统拿了个遍,还是五十人份的。

关大成的铺子里没有这么多存货,他需要调货,可能要等两天。蒋禹清可以。

结账的时候,听她是给和他一样伤退的袍泽们准备的,怎么也不肯收钱。

蒋禹清硬是照原价付了,笑着道:“我买别家的一样要给钱,特意跑到你这里就是不想肥水流外人田。

况且,你如今才刚开始,也不富裕。将来等你发财了,我可不会跟你客气,看中了什么就直接拿了,到那时你可别哭!”

关大成哭笑不得,只得收了。待她走后,就同儿子道,以里若是他的袍泽来店里买东西,一律只收成本价。

关沐明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离开关大城的铺子后,蒋禹清又去了绸缎庄,订制了一百套床单被罩,还有五十套冬天要用到的厚棉被和褥子。约定好两天后来取。

行伍之人,都极讲究效率。才三天不到,秦老将军就派人通知她,人找齐了,就在秦家的庄子上。

蒋禹清跟着秦老将军去了他的庄子,见到了五十位伤兵。

都是近些年从玉门关大营退下来的,其中就有不少是那次大战中活下来的。这些人都认得她!

见了面,都十分激动的跟蒋禹清打招呼:“神医,战神”之类的称呼络绎不绝。

蒋禹清也很激动,一一跟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就起农场的现状,和将来的规划打算。

京城这地方物价高,她给大家开的工钱暂时只有400文一月,管吃管住。

等将来农庄有产出了,不拘什么,所得利润的一成给大家伙分红。

若有病痛,只管去和安医院看诊。所有因伤退役的老兵们,诊费全免,药费只收两成。

全大夏的和安医馆都一样,若是你们觉得这工钱低了,或是另有打算的,也不勉强。

老兵们哪有不同意的,甚至许多人喜极而泣。

在世人眼里他们都是废人,没人看得起他们。

他们挣扎着苦苦求存,本以为会苟延残喘一生,没想到还能有做活儿的机会。

工钱还给的那么高,生病了还能有地方看病。

这样待遇的活儿,健全人都不好找,何况是他们,哪会有不愿意的。

秦老将军给找的这个管事的,原是他麾下的一个百夫长,人品绝对信得过。

未从军前跟着老童生父亲念过两年书。后来家里败落,他不得已从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