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首的绣墩上坐着薛姨妈、王夫人陪着贾母叙话。
随着一众金钗南下金陵,荣国府顿时变得冷冷清清起来。
“这自从凤丫头一走,府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贾母说了一声,沉声道:“也不知道她们姊妹在南边儿怎么样了,珩哥儿现在去了西北打仗,她们南下一样是见不着。”
王夫人迟疑了下,说道:“京里最近倒是都在传,珩哥儿他在西北用兵似乎不太顺当。”
贾母瞥了一眼王夫人,闭上眼眸,说道:“都是外面人胡说,不用理会。”
王夫人:“……”
老太太什么意思?还有刚才那一眼,然后就闭上了眼,究竟是什么意思?
贾母道:“这以往都多少回了,这等事儿从来都是听风就是雨,珩哥儿别的事或许不好说,但这打仗的事儿啊,我们都不用操心。”
薛姨妈笑了笑,说道:“老太太说的是,姐姐也是关心则乱。”
虽然姐姐这两天给她也说什么珩哥儿在西北顿兵不得寸进一步,但她不怎么信这话。
王夫人捏着佛珠,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憋闷。
贾母又感慨说道:“现在府中真是冷清了一些,等会儿去可卿那看看,她这两月,身子是愈发重了。”
贾母这会儿也颇有些后悔,让一众莺莺燕燕去往江南,平常闷得时候,偶尔也会去东府坐坐,那边儿有秦可卿以及尤氏三姐妹在,也好说说话解闷儿。
忽而,正在厅堂中几人叙话之时,外间一个嬷嬷进入厅堂之中,说道:“老太太,外面有了桩大喜事儿啊。”
贾母觑开一线眯起的苍老眼眸,问道:“什么事儿。”
薛姨妈和王夫人两人也都停下手中的活计,也齐齐看向那嬷嬷,目带疑惑之色。
嬷嬷笑了笑,说道:“老太太,珩大爷在西北打了一场大胜仗,外面都在庆贺呢。”
恍若一股喜气洋洋的春风吹进了荣庆堂,众人面上都现出了喜色。
这些天贾珩领兵前往西北,府中丫鬟和嬷嬷都纷纷议论不休。
贾母闻言,心头大喜,面带欣喜之色,看向王夫人和薛姨妈,说道:“我怎么说吧,珩哥儿肯定能打赢,这不就打赢了?”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说的是。”
这次胜了之后,求着宫里赐婚,给她家宝丫头请封诰命夫人,应该是差不多了吧。
王夫人白净面皮又红又白,眉头微蹙,手中攥着的佛珠不由用力了几分。
打赢,又是打赢……
听到这赢字,她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可以说,王夫人已经是赢麻了。
“也不知珩哥儿什么时候班师回朝。”贾母面上笑呵呵说道,对着一旁那张白腻、清丽的鸭蛋脸面上现出欣喜之色的鸳鸯说道:“鸳鸯,你去东府,给珩哥儿媳妇儿说一声。”
鸳鸯面带笑意,说道:“哎,老太太。”
说着,转身去了。
知道贾母正有兴致,倒也没有提醒,外间这么大的动静,估计东府早知道了这会儿事儿。
薛姨妈眼眸骨碌碌转了转,笑问道:“老太太,这珩哥儿平定西北是多大的功劳?珩哥儿都是三等国公,这次回来难道升个二等国公?”
薛姨妈有自知之明,贾母毕竟是小荣国公的夫人,对功勋爵位的判断要准确许多。
“如是普通人,这样的功劳,怎么也得升个一等侯,珩哥儿已经是三等国公,这次差不多能升个一等国公吧,当然也看后面的功劳,这才是首战告捷。”贾母笑意吟吟地说道,倒也乐得薛姨妈询问。
薛姨妈闻言,面色一喜,笑道:“那可真是不小的功劳了。”
手中帕子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