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和村庄里面,并且获得了土地,获得了地契,获得了财产,甚至获得了耕牛和退役的战马作为耕地的助力,大唐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了家园和土地,恢复了秩序,并且向他们承诺很快会有教他们读书写字的老师过来,帮他们学会大唐的语言。
他们直接就从地狱进入了天堂,经过了战火、瘟疫和亡国之祸三重打击之后,他们渴望正常生活的希望已经上升到了顶点,他们不会去考虑什么亡国之恨不读书,不明理,没有感受到国家的恩惠和骄傲,没有国家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亡国之恨就是空谈,古人大多数都不明白什么叫亡国之恨,所谓隔江犹唱菊花花也只是之前而不知其所以然。
商女为何不知亡国恨?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王朝更迭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从一个君主的手中换到了另一个君主的手中,从来没有君主要求百姓以国家为自豪,为国家感到骄傲,他们要的是忠心,愚忠,乃至于全部都是不识字的土老冒儿,最好全是弱智全是白痴、只知道耕田种地、拼死拼活任他剥削,这才是古代帝王真正的目的。
在这种环境之下,如何让本国底层民众感到国家的恩惠,如何为国家感到骄傲?如何为国家被侵略感到悲伤和愤慨,从而毅然投身反抗侵略者的战争?除了读书人接受了教育而明白了大义之后产生了这种情感,绝大多数百姓连字都不认识,谈何荣誉感?国家战胜没他们什么事情,国家战败哦他们的事情就多了,他们如何会喜欢这样的国家?为它送命?
不是百姓懦弱胆小,而是对他们来说,侵略者和统治他们的王朝是同样的阶级,同样的属性,一个被打倒了,换另一个来一样是剥削和压迫;古代王朝不管是赋予还是贫穷,是绝对不会考虑百姓的利益的,他们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通知是否稳固,有钱了就向外扩张,不会去考虑平民百姓的生活福祉。
苏宁刻意的将种种惠民利民的政策的实施冠以稳固大唐统治,让百姓对大唐产生感恩之情从而忠诚于大唐和皇帝之名,这样才可以免除其他的阻力,在另一个时空的其他王朝时期,不是没有官员想要为百姓谋利益,而是皇帝的地位和心思他们猜不透,利益集团的牟利行为以及他们自己的能力不足。
贞观朝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皇帝的头脑清楚,群臣精明能干,利益集团尚未形成稳固,国家尚且不安稳,人人居安思危,都有上进意识和进取意识,如果这不是贞观,如果这不是李世民,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苏宁有时候非常庆幸自己穿越到了贞观朝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朝代,这是一个王朝最清明最上进的时期。
所以大唐成功了,大唐前所未有的以大量的惠民利民政策使得百姓对大唐的统治和李二陛下的统治交口称赞,即使是战争也是如此,过往的战争无论获胜还是战败,只要有损失,承担者肯定是老百姓,谁会喜欢战争,出了人出了力什么都没得到不说,到头来还要被夺去财产,谁会喜欢?
大唐的战争不是如此,打了胜仗,一定会掠夺大量的财富和人口,灭不了那个国家就签订利国利民的条约,获取大量利益,朝廷赋予了,那么有什么天灾人祸的说免除赋税就免除赋税,还有额外的赏赐和足够的赈灾,因为国家有钱了,不稀罕那一点点税收,朝廷的收入不再仅仅依靠着百姓种地的收入,而是依靠更多方面的收入。
别的不说,仅仅是劳动改造政策,一下子就免除了困扰百姓们千余年的徭役给废除了,大唐依靠着从国外掳掠而来的奴隶去从事那些最低下最卑贱的事情,间接的也将大唐百姓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使得不少原先最底层的升斗小民都有了底气,知道自己比谁高贵,比谁优秀。
这些奴隶的大量引入不仅仅使得百姓们脱离了徭役这道沉重的枷锁,更使得百姓们有了些许的尊严意识,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奴隶是什么人,森严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