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心腹微微点了点头道:“正是。”
宋镇沉吟一番道:“本候知晓了。”
三边之地,总督府衙门
杨一清背着双手站在那里,几名边镇将领正站在杨一清身旁。
寒风呼啸而过,杨一清开口道:“草原上的鞑靼人可有什么异动?”
一名将领开口道:“回大人,半月之前,天降大雪,草原之上大雪覆盖,寸步难行,原本有意调集人马南下报复的鞑靼人已经错过了时机,就算是想要南下,也只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了。”
杨一清微微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样一来我边镇之地还有时间准备。”
说着杨一清回身过来,看了众人一眼道:“来年那位一统鞑靼各部的达延汗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得又将有一场大战,本督希望诸位将军回到各自驻地之后能够提高警惕,勤加操练兵马,若是能够立下军功,本督必然会为诸位向朝廷请功。”
一众将领齐齐道:“末将等谨遵大人令。”
游击将军李武却是皱了皱眉头看着杨一清道:“大人,钦差李大人先前替我们上的请功的奏章,按说早就到了朝廷那里才是,可是这都多久了,为何朝廷的封赏还迟迟没有下来?”
一位指挥使闻言点头道:“还有就是不久前兵部、右军都督府派来的那些官员一个个的吹毛求疵,非要咱们将斩杀的鞑靼人的脑袋拿出来给他们查验。”
说着那指挥使直接破口大骂道:“我去他娘的鞑靼人的脑袋,他们也不想一想,壶里部、黑河部都被踏平了,这等草原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视而不见,非要逼着我们拿出鞑靼人的脑袋,他们这根本就是想要抹杀将士们拿性命搏来的军功啊。”
其余的一众将领闻言皆是面露不虞之色,他们这些边镇将领,不说所有人,至少大多数还是有几分血性的。
涉及到军功封赏,由不得这些军中将领不看重。
毕竟军功也是他们这些边军将士立足的根本,若是朝廷随意抹杀他们的军功,那么他们提着脑袋同鞑靼人拼命还有什么意义?
一道道的目光落在杨一清身上,杨一清既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又是陕西巡抚,在朝中也是有人脉,有关系的。
往常军功奏上去,朝廷很快就会将封赏批复下来,唯独这次,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没动静,这就由不得这些将领心生疑虑了。
杨一清轻笑一声道:“或许是这次的军功太大的缘故,朝堂之上诸公须得好生商议才能够拿出一个封赏的章程出来。因此时间拖的久了些,不过大家大可以放心,大家所立下的军功,任何人都无法抹杀,否则便是本督也不答应。”
说着杨一清看着众人道:“别忘了,钦差李大人可是天子近臣,料想如今李大人已经回京,必然会督促朝廷将封赏下发下来。”
听杨一清这么说,一众将领脸上皆是露出兴奋以及期待之色。
就如杨一清所说,这次的功劳可是一点都不小,他们之中不少人怕是都能够凭这次的军功升上一级。
看着一众将领各自返回驻地,杨一清的面色却是渐渐的变得凝重起来。
杨一清可不是这些没有多少花花肠子的军中将领,其实从一开始军功封赏久久没有消息,杨一清便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果不其然,没有多久便有朝廷派下来的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查验军功,而且在查验军功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种种异常,杨一清都是看在眼中。
以杨一清的政治素养,杨一清看的分明,朝堂之上怕是有人在针对李桓,所以在李桓奏请的军功上动起了心思。
李桓乃是天子近臣,得天子看重,虽然说办了几起大案,但是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