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扶住曹雄,脸上挂着几分笑意道:“曹总兵,别来无恙啊!”
曹雄一边带着李桓去见杨一清,一边向李桓介绍如今关内的情形。
很快李桓、曹雄二人便来到了一间小院当中,这小院是武宁堡当中为数不多尚且还算完成的院子。
武宁堡并不大,院落也没多少,其他的院落早已经早化作了废墟。
听到脚步声,杨一清带着几名军中将领便向着李桓迎了上来,远远的便道:“大将军远袭鞑靼后方,令鞑靼军心为之大乱,我等能够将达延汗十几万大军堵在这里,全赖大将军之功。”
李桓闻言摇了摇头道:“杨总督却是谬赞了,袭杀鞑靼诸多部落乃是众多将士的功劳,相比那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将士而言,李某又有何颜面言及功劳。”
跟在杨一清身旁的一众将领闻言,见李桓立下如此泼天之功劳竟然没有丝毫的张扬以及骄傲,甚至还不忘那些战死的将士,一个个的看向李桓的目光当中充斥着一种钦佩的神采。
就是杨一清也忍不住愣了一下,至于说边上的一众将士则是冲着李桓深深一礼道:“大将军威武。”
走进客厅之中,李桓等人各自落座。
就听得李桓向着杨一清道:“杨总督,如今局势究竟如何?阳明先生那里可有消息传来,何时可以向鞑靼人发起攻击?”
李桓一开口便是一连串的问题,虽然说有锦衣卫帮忙传递消息,可是终究消息太过迟滞,李桓对于最近的情形是真的不清楚。
杨一清深吸一口气,当即便将如今双方的情形给李桓细细的讲述了一遍,毕竟大明主力距离武宁堡也不过数十里之遥罢了,想要传递信息还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或许数十万大军一时之间无法越过十几万鞑靼兵马,可是如果只是派出一些人传递消息,花费一些功夫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也是因为如此,杨一清对于明军主力眼下的情形还是相当的清楚的。
李桓听着杨一清的讲述,尤其是听到王阳明果真是按照他的建议,将军中火器集中起来使用,并且在面对鞑靼人的时候,火器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甚至压着鞑靼人打。
李桓的脸上忍不住洋溢出兴奋的笑意,可是当听到杨一清提及就在不久前,大军后勤军需出现问题,以至于明军根本没有充足的火药来发挥火器的威力,这让李桓的面色一下子变得阴沉了几分。
皱着眉头,李桓带着几分疑惑道:“这怎么可能,以阳明先生的沉稳以及谨慎,既然见识到了火器的威力,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不重视火器,军需方面肯定会重点盯着火药的供给啊。”
杨一清摇了摇头道:“话是如此说,可是有句话叫做事在人为,大都督或许是没有太过重视,又或者是大都督的命令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了什么意外,反正不管如何,如今大都督那里根本就没有充足的火药,只能选择同鞑靼人硬拼。”
李桓面色变幻,好一会儿方才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了杨一清等人一眼道:“我方才看鞑靼人似乎是连绵不断,不间断的派出人马攻击武宁堡,你们还能够坚持多久?”
杨一清神色一正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守上十天半个月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前提是大都督那里能够给鞑靼人足够的压力,吸引鞑靼人更多的兵马,否则的话,鞑靼人倾尽全力之下,武宁堡还真的守不住。”
对于杨一清的一番话,李桓倒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说到底武宁堡只是一处边镇堡垒罢了,又不是那些雄城,可以靠着高大的城墙抵挡大军。
武宁堡要真的是那样的高墙重城、防御力惊人的话,那么杨一清他们也不可能从驻守在武宁堡的阿达屠勐、阿颜等近两万鞑靼人手中将其夺下了。
李桓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