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框架的出发点……”
“很新颖啊!”
爱德华-威腾想到了弦理论的内容,他思考着把弦理论的内容带入其中,似乎和框架也并不冲突,甚至也可以被包容进去。
因为,两个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截然不同。
这根本是两个体系。
弦理论是围绕物质基本组成进行论证,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同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弦理论不是证明物质不存在。
这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则是以‘力’为基础作出论证,若是框架内再填充一些四大力相关的内容,似乎相互之间就会存在某种关联。
在常规的理解中,四大力都是基础作用力,也都是单独存在的,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关联。
四大力,像是空间中四条平行的直线,无论直线延伸到什么地方,它们永远都不可能有焦点。
现在的框架让四大力相互之间产生了‘可能’的交点,甚至可能会变成从同一个点发出的射线。
这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再进行后续的研究,填充更多的理论内容,岂不是有可能去论证了‘基础力促进了物质产生’?”
爱德华-威腾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这个想法绝对不能说是错的,就好像鸡和蛋的逻辑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换句话说,先有物质还是先有力呢?
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但谁也无法证明是先有物质才产生了力,甚至说力比物质先一步出现更加符合物理学家的常规观点。
比如,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在希格斯场中出现‘凭空’出现的,希格斯场,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力场。
爱德华-威腾带着思考,精神奕奕的看了下去。
他花费了一整天时间,甚至熬夜到了凌晨两点钟,才终于看完了所有内容,随后忍不住赞叹了一句,“这个研究了不得啊!”
因为上了年纪,他已经很少熬夜了。
现在看过了论文以后,他依旧感觉精神一还是耐住身体的疲惫,写了一句点评——
“这是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理论物理研究,它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理论学科。”
……
地球的另一面。
苏东大学数学院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讨会已经结束了。
研讨会结束,并不代表讨论的结束。
最后一天的下午,学者们都是在讨论和交流中度过的,对于顶尖的学者来说,学术报告会并不重要,因为研究的难度级别以及重要性很低,最优秀的论文也达不到数学四大刊标准。
后续的讨论和交流则非常的重要,好多人来参与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和张硕面对面交流。
所以一些学者又多留了两天,他们还是在理学院楼相互谈着各自的研究以及想法。
张硕也参加了后续的交流会,他给一些人解答了NS方程数值模拟以及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研究的问题。
同时,也听了其他人的研究方向和想法,有些内容对于‘NS方程的奇点论证’也是有帮助的。
数学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确实能够拓展想法思维,有些人的想法对自己的研究没什么意义,但可能会帮助别人找到方向。
这也就是学者交流的意义所在。
一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讨会,让NS方程奇点论证的研究进度提升了超过‘4.5%’。
张硕感觉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在研讨会结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