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八百里加急,边患再起(1 / 2)

看到李斯文能以束发之年殿前听政,段志玄心里是感慨不断。

军师家的孩子能受如此恩宠,那就代表着——

他们瓦岗一系的诸多将领,虽因势大权重而受到皇帝忌惮,逐渐被分割、远调,但皇帝心里还念着几分旧情,没有过度打压的念头。

反而,是委以重任的念头居多。

有了李斯文这个已然出彩的未来领头羊,那等他们这些长辈将来老了、没用了、远离权力后,各家后人在朝廷里也能有个依靠。

段志玄心里还在乐呵,陡然就是心绪一动,闪过一个连自己都不太敢相信的想法。

艰难的咽下口口水,军师的眼光真能如此长远,已经在为将来闲赋做打算?

他很想否定这个可能,但思来想去,以军师的谋略,会把最看重的次子李斯文独留长安?

万一出个意外,那徐家还不彻底断了香火!

所以此举绝不会是无的放矢,那由此看来...会不会,连今日李斯文的一鸣惊人,也在军师的计划之中?

军师有勇有谋,兼通医学。

而李斯文今天在朝廷上表现出的能耐,简直是一脉相传,那真是把李孝慈算计得死死的,怼得他连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口。

而且他都听说了,甚至是叔宝那让军师都束手无措的毒疮,也是被这小子以借血续命之法治好的。

念及至此,段志玄愈发对这个想法深信不疑。

对李绩这个昔日军师暗中落子,千里之外就能运筹帷幄的布局,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军师正值壮年,就已经在暗中布局将来,而且渐有成效。

反观他们这些人,虽然已经出人头地,但挨个数去,各个都已经沉醉于今日成就,醉生梦死...

这一比较下来,段志玄不禁惊叹,军师的能耐,实在非他们这般凡人所能想象!

除了神情变幻莫测,思想逐渐迪化的段志玄,武将一侧也是喜气居多。

有过救命之恩,已然将李斯文视为己出的秦琼,虽然因为沉稳性格,脸色变化不大。

但从他频频转向,不时偷瞄李斯文的动作,还是能看出他心中的与荣共焉。

程咬金更是演都不演,对着李斯文一顿挤眉弄眼的调侃,而后便叉着腰傲视四方。

给人一种,李斯文能有今天成就,全靠他一手点拨的假象。

一众人里,唯有侯君集的表现最为冷淡,乃至桀骜。

哪怕李斯文的成就让人侧目,但他还是木这张脸,稳稳端坐案几之后,甚至能从眼底看出几分不屑的意味。

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

大殿中只传响着,段志玄有些凝重的郎朗禀报声:

“凉州急报,自贞观四年卫公攘平东突厥以来,吐谷浑便在暗中招收突厥残党,养精蓄锐。”

“时至今日,吐谷浑愈发势大,短短数月便屡犯我大唐边域,掳走百姓数十,粮食若干...”

吐谷浑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此脉与陇西李氏祖上母系独孤氏往来亲密,长期互通有无。

只可惜,单于涉归却病逝,嫡长子慕容廆继位。

但次子野心磅礴,与慕容吐谷浑离心背德,遂继位后率众西迁,止于佨罕,侵逼氐羌,逐渐成为当地强族,割据辽东,为后人建立燕国打下基础。

而留守故土的慕容部族,后改氏族名为吐谷浑,经六世八传成为强族,屡犯中原。

于隋末时收复故土: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与当时隋朝、东突厥呈掎角之势。

而在东突厥大势已去的现在,吐谷浑已有取而代之,累成大唐边患的迹象。

听到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