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也跟着跪了下来,没一会儿,就见宫中有侍卫穿着丧服骑着白马疾驰而过,原本不确定的人这会儿也相信皇上是真的驾崩了。
怎么这么突然?众人心中暗想。
从宫中出来的侍卫很快就到了城门前,凭着令牌叫开了早前已经关闭的城门,守城的将领也知道朝中会派人送信,马上开了城门,看着侍卫骑着马绝尘而去。
京城各大家族也都偷偷派人把消息送出去,这个时候便是要各凭本事了,能够找到门路叫开城门的家族不多,若是实在没有办法,有些人会选择飞鸽传书把消息传出去。朱应勤在父亲被忽然召进宫时,便想办法打听宫中的情况,待他收到消息时到底是晚了一些,已经不能再往外送信了。
往年,朱应俭会带着妻子上京城过年,但是今年因为徐氏怀孕,朱应俭又在先前回濠州的路上出过意外,说是损了身子,过年时也就没有来。朱应俭想着夏初曾来过京城,因为他的看法跟父兄相左,还曾闹得有点不愉快,索性还是在家过年就当是躲清静。
濠州是朱氏一族的本家,他家这一房本就该留一个男丁参与祭祖,他不回京城也算不得不孝。他哪里能想到新年还没有过完,宫里能多这样的大事。
家里若能早一步知晓情况,便能早一步布置,但是,家里的二弟又能布置什么?朱应勤看着手中还没有发出去的信,神色莫明。他和父亲所谋划的,不是二弟一个商人能帮得上的,他只要在家守好家即可。这点小事想来也不用他和父亲特意写信去叮嘱了吧,他暗想,略带嘲讽地笑了一声。
二弟自然是不用他们特意叮嘱的,他也许还会觉得自家父兄碍事,不但堵了他的前程,还不听他的劝告,许是商贾之事做得久了,让他只知道盯着眼前的小利,却不懂到底怎么做才是对家族最好的。当初那些夸赞二弟的人,知道他变得如此平庸胆子,还不知怎么后悔呢,朱应勤略带得意地笑了笑。
正好他身边的小厮来送素服,他就把信交给了他。
“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信送出去。”
过来的小厮是跟在他身边多年的人,一听朱应勤漫不经心的话语,再看这信是要寄给老家二爷的,便知朱应勤并不想让他抓紧把信寄出去。他应了一声,把信放进怀里,猜想如今想要把信送出去怕是不易,怎么也得等到三天后。
三天后,朱应俭收到了京中来信,这信并不是朱应勤写的那一封,而是他留在京城的掌柜想办法寄出来的。一眼数行的看完后,朱应俭深深皱起了眉。
他倒不知道父兄竟然跟皇后坐到了一条船上,他们就没有想过魏家如今的当家懦弱无能族里也没有出色的男子,还是他们以为凭着两家联合找上一些朝臣在朝堂上吵嚷几句就能定死二皇子的罪名,把皇位留给朱家外孙。
二皇子可没有那么爱惜名声,且等他登上大宝,功过是非都由他说了算,他又何必在前面手软。
朱应俭长叹一口气,又想到自己并非收到朱家的信,心下也有了决断。
“常春备马,我要去回族里一趟,你去把刚刚送到的信送去给刘先生。”
“是。”常春应道,隐约猜到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朱氏一族的族长是朱应俭的堂伯,早前些也考过功名,最终考到了举人不能再进一步。后来他谋了一个官职,却被上官忌惮,最终不能高升。他也灰了心,待儿子考上秀才后他便辞官回家帮着父亲打理族里的事务。
朱家最出息的就是朱应俭的父兄,只是两人鲜少回乡,朱族长也不知两人心性。这些年他跟朱应俭时常见面,对这个侄子年纪轻轻就回来打理家业很是可惜。
朱应俭也是考过功名的,当初他考到了举人并且位居第二,在濠州也算轰动一时,只是谁也没想到之后他就没有再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