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郡王是圣人您的孙儿,他怎么会有谋逆之心呢。”李林甫语气很温和,甚至脸上也带着微笑,“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总有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怂恿,这些人自己无才,没有被提拔,含恨在心,于是便……”
说到这里,李隆基的脸色已经彻底阴沉下来,阴沉得可怕。
“十郎!”
“臣在。”
“朕难道治理天下还不好么?”
“天下在圣人的励精图治之下,早已国泰民安,四方蛮夷也畏惧圣人的武功而不敢南下牧马,圣人已经超过了历代君王。”
“那为何总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
“人心不足,这些人越是没有才能,越是心胸狭隘,就越是想要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上位,臣身为圣人的臣子,应该时刻提醒圣人。”
“那你说如何处理?”
“可以将澄心堂查封,以免更多人聚集在那里。”
“但是澄心堂造的纸,确实不错,也满足的朝廷所需,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收益,就这样查封,是不是……”
“圣人所言极是。”李林甫又说道,“若是如此,可以并到工部,若圣人觉得工部行事刻板,可以并入到太府寺,如此既能保住澄心堂,也能处理掉那些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的心怀不轨之人。”
“那建宁郡王如何处理?”
“建宁郡王是圣人的孙儿,这是圣人的家事,臣岂可随意干预圣人家事?”
当年废太子李瑛的时候,李隆基也问了李林甫,李林甫也非常妙地说道:这是圣人的家事,做臣子的怎能干预天家之事呢?
李隆基有一个特点。
李隆基这个人,本身的性格是非常狂妄自大,非常骄傲而不可一世的。
这种人做皇帝,应该就是下一个杨广。
但李隆基比杨广多了一个特点:反省自己!
应该说年轻时候的李隆基,制止力非常强,他将自己的本性牢牢锁住。
例如他任用刚正不阿的宋璟,后来任用同样刚正不阿的韩休。
有一次侍从对李隆基说道:自从韩休拜相,陛下没有一天欢乐,为什么不将他贬谪呢?
李隆基说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却富裕了,萧嵩每次奏事,都会顺着我的意思,我退朝之后,常睡不安稳,韩休多次谏言,我退朝之后,反而睡得安稳,我用韩休为相,是为国家社稷考虑。
这说明李隆基年轻的时候,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的,他任用了好一些刚正不阿的宰相,就是为了制衡自己的弱点。
直到最后一任刚正不阿的宰相张九龄的去职,李林甫上位,再也没有人能遏制住李隆基的本性。
李隆基开始放飞自我。
每次遇到皇家重要的决定,问及李林甫,李林甫就会说,这是圣人的家事,圣人自己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李隆基当然就开心了。
人性嘛,都愿意放纵。
不出意外,这一次也一样。
“你先下去吧。”
“臣告退。”
离开南薰殿的时候,李林甫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建宁郡王和太子,这一次死定了!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这位大唐天子。
“张旸,你不在三郎那里,跑我这里做什么?”李媃问道。
“和政县主,郎君让我来跟您说,御史台今日一早弹劾了他。”
“你说什么!”李媃神色大变。
张旸又说道:“他说只有您现在能帮助他。”
李媃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回忆起昨晚和李倓聊的一些事,随后立刻收拾了一番,往秦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