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风风光光过年(1 / 3)

翌日清晨,

村子被一层淡淡的晨雾轻轻笼罩,仿佛一幅水墨画。

阳光透过云层,穿过晨雾,洒下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将田野、房屋和树木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昨天夜里,郝强并没有码字,难得给自己放松一下,喝完酒后洗澡,依次给韩清盈和秋雨晴打个电话,随后把车开进院子里,顺便把车上年货搬下来,清空车厢。

母亲怕车子停在外面被人故意划,让他尽量把车停在院子里。

家里加高了围墙,墙头还进行了防护,一般贼人想爬进来可不容易。

六七点钟时,郝强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花草的芬芳,自然地醒来了。

院子里偶尔传来家禽叫声,楼房背后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伴随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让人心旷神怡。

在家里睡觉就是好,房间空间大,楼层高,而且南北通风,空气流通畅通无阻,次日醒来后,感觉精神饱满。

郝强起床漱口吃早餐,早餐是昨天晚上煮的瘦肉粥,口感绵软,加点葱花后,感觉味道更加鲜美。

“儿子,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镇上赶集日,你要不要到镇上看一看?

一会我和你伯母到镇上买些年货,咱家要买烟花爆竹、粽叶、五花肉……”刘凤清坐在一旁,悠然地列着购物清单,要买的年货可不少咧。

每隔两日,他们镇街便是赶集日。

他们这边的农村里并没有赶集中心,所有的交易活动都集中在镇街上。

花龙村离镇街只有三四公里路,有车的话,也就开七八公钟而已。

全镇一共有14个自然村,人口约五万。

几年后,与隔壁镇合并一起,全镇人口突破十万人。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出去读书的人选择留在城市,不再返回农村,他们的户口也随之转到了工作地。

同时,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在城里购置了房产,将户口迁出。

到了2020年,全镇的户籍人口已经降至七万多人。

过年时,这些在城镇置业的人一般会回老家过年,每逢赶集日,镇上的热闹氛围依旧不减,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乡土气息。

“妈,今年我们家要包多少个粽子?“郝强在享用早餐时随口问道。

老家的粽子体积硕大,形状四四方方,每个粽子里都塞满了约半斤的糯米、两三两重的去皮绿豆,以及两三两重的五花肉等丰富的馅料。

这样的粽子,要煮七八个小时才熟透。

煮熟之后,一个粽子的重量就能达到一两斤,足以成为一家人的主食,满足一餐的需求。

与许多省份过年的习俗不同,郝强的老家并不热衷于包饺子或吃馄饨。

相反地,大粽子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地人也不习惯制作腊肉,由于气候问题,经常有回潮天,很容易发霉。

郝强老家的习俗与北方的过年习惯截然不同,同样,北方人也可能对南方的这些传统感到陌生。

“大概要包二十来个吧,你外婆家去年有白事,所以三年内不能包粽子,我们要送几个过去。“母亲解释道。

“哦。”

郝强点头表示理解,在他们这里,过年探亲时通常会准备两样礼物:一是送鸡鸭,二是送两个大粽子。

送粽子时有一个特别的讲究:如果这家亲戚有白事,那么三年内不能包粽子,而且在头年,其他亲友也不能送粽子。

“我去买烟花鞭炮吧,开车送你和伯母一起去,年货这么多,你们提回来也不方便。”郝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