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回 开蒙就读圣贤书,十年寒窗始自来
诗曰
自古农家两件事,唯有读书正当时,
大丈夫承受天命,小童启蒙得先知。
所谓小康人家,唯有孤独和读书这两件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容轻商,000多年以来没有变过。所谓耕读传家,就是说的这两件事儿。士农工商,读书人排在第一位,务农排在第二位。小孩子读书,在乡村的士绅当中,是最大的一件事儿了,比买房子置地还要重要。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李德仁和李武胜,一转眼就八岁了。
两位夫人请来了牛和。王夫人直接了当的,说“牛管家,有一件大事儿和你商量。两位少爷,已经八岁了,按理说早应该读书识字。但是,我们家两个女人,人生地不熟,家里事又多,所以耽误下来了。现在所有的事都停当了。你看,该怎么办呢?”
牛和站起身,向两位夫人躬身施礼,说“请两位夫人放心,两位少爷上学的事,我已经安排了。正要向两位夫人请示,是否合适?”牛和接着说“为了确保安全,不宜出去学习,我们应该请先生到家教导少爷。一来教少爷读书识字,二来少爷们可以知书达理,三也可以惠及乡里。”
刘夫人点点头,说“如此甚好,不知道你要听哪一位先生来做馆?”
牛和回答“夫人,如今幽州城是大辽的天下。辽人喜欢骑马射箭,舞蹈弄枪,对天下文章并不关心,所以许多秀才,举人,没事儿可干。我们可以挑着捡着用。”
刘夫人说“我听说,南边儿张虎庄有一个老秀才,年逾花甲,到处讲学,现在赋闲在家。”
牛和说“他年龄偏大,两位少爷,正是少年童真。怕他管不了,他教的东西也不实用。”
王夫人说“我听说,侯家峪村有一位侯先生,年轻有为,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0岁中了举人,因为朝廷不重视汉人,辞官在家。侯先生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做过官见过世面,学问又好,是不是可以请他呀?”
牛和回答“经过多方打听,王夫人说的这位侯先生是最适合的。侯先生的家离咱们这儿也很近。只有五里路。侯先生常年在外做官,家中一切都是太太打理。她自己很少管家务事,也脱得开身。最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好,不仅入文章好,而且熟读兵书战策,了解时事。为少爷的成长,一定有颇多的益处。”
刘夫人说“看起来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那就请这位侯先生。不管花多少钱,也要给孩子们请最好的先生。”
牛和说“好,我一定按夫人的吩咐办。”
刘夫人又说“还有,德仁好静,让他坐下来,识文断字没有问题。老二武胜好动,长得生龙活虎,要想让它坐下来学习,不那么容易。我想是不是可以请一个武术教习,一方面可以教武胜习武,一方面可以看家护院。嗯?”
王夫人有点儿感激的说“姐姐,你想的可真周到啊。”
刘夫人说“妹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我姐妹远道而来,应该相互体谅。他们兄弟俩是我们李家的希望。将来他们兄弟两个,一个能文,一个能武,相得益彰,对我们李家的发展大有益处。何乐而不为呢?”
牛和说“两位夫人说的好,考虑的也很周全。我们就是要齐心协力,不负老爷的嘱托,护好李家的根,让你家发扬光大。有两位夫人姐妹情深,再有两位少爷心心相映,我们牛圈村李家,一定会枝繁叶茂。”
三个人说完,高高兴兴的散了。
牛和先到了侯家峪村,请了侯先生。
这年二月初二,侯先生牛圈村开始教两位少爷读书写字。侯先生,姓侯名杰,字文长。0多岁,举人出身,在大兴皖平,涿州都做过官儿。涿州坐到了县丞,因为对辽人县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