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去判断,寻找更准确的病理原因,广泛的学习前人的医学典籍,搜索各种医药良方,再制定每一个病人,每一种病,最佳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配方。
没有病人的时候,背起背篓,拿着锄头,进山采药。按照师傅教给的方法,观察各种中草药的植物外部形态,不论是一根枝条,还是一片叶子,一个花儿一个果儿,都能准确无误的辨认这种中草药。各种毒性巨大的小动物,小昆虫,也是她认真的研究对象。研究她们活动的地点,繁殖的方式,繁殖的季节,捕捉的技巧,调制的技术,所含的毒性种类,和所对症的病症。她不在沉迷于药房,而是沉溺于观察,往返在山间小道,植物丛中,河流小溪,虫卵的繁殖地,不仅把她们认出来,还要把它们写出来画出来,特别是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记下来。
所以说,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随着她勤奋的学习,刻苦的锤炼,她的医药技术和医学技术,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老神医李明,对于李德仁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更用心的去教她,施展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相授。李明最擅长的就是中草药,为了尽快的提高李德仁的医学技术,除了面对具体的病人和疾病交涉以外,她把仙师传授给她的神农百草经,增加了许多的篇章,增加了许多的偏方,有朝一日她要把这部书传给她。让她成为一代国医圣手,医学宗师,成名成家。
师徒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公子李德仁,成长的更快了。由于李德仁的勤学苦练,她的医术突飞猛进,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针灸,行真快,穴位准,效果好,给她吸引来了大批慕名而来的病人。这些病人中,除了一些常见的病基础病以外,大量的疑难杂症,对李德仁的医术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促进,一种实践。越是疑难的病症,越能够引发她的思考,调动她的观察,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采用不同的针法。书到用时方恨少,再博学多才的人,也有不知道,弄不懂的事情。大量的疑难杂症,虽然都能够手到病除,但是也有个别的疾病,病理不清楚,病灶不准确,查遍医学典籍都没有记载,她只能够探索着治疗方案,虽然不能够手到病除,减轻病人的痛苦,缓解病人的病情,她还是能够做到。
在众多的疑难杂症中,老人中风,小儿惊风,是她遇到最多的病例,也是她最拿手的医术。针灸配合偏方,短期内就能够达到神奇的效果,基本上不留什么后遗症,让她赢得了很多的赞誉。
在所有的病症当中,最难治的,一个是小儿,一个是妇女,特别是未出阁的少女。小儿科的病,必须靠自己的观察,因为她不会说话,必须要根据病状情况,准确判断是哪个病,然后对症下药,而且这些药必须针对性强,要量要小,力争很快的缓解病痛。
在她所有遇到的病人当中,因为母亲带着一位少女来看病的过程,让她最为深刻。人们说讳疾忌医,这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
有一天下午,太阳已经西斜了,一抹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半边天,,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带着一个腼腆的妙龄少女,也就是十三四岁,来到了诊所里,找到了李明,妈妈不张口,女儿不说话,面对她们痛苦的表情,再看看少女的身材,李明心里有点儿明白。
她检查了少女的舌苔,又翻了开她的眼皮看了看,然后坐下来给她号脉,李明的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未出格的女孩,竟然是喜脉,她突然的一下子明白了,妈妈和女儿为什么都不说话?而是羞于启齿,说不出口。初步的判断,顿时又引起了自己的怀疑,虽然脉相上是喜脉,但是少女的外表表现上,是典型的病症,又不像是怀了孕。由于这些话不能够问出口,李德仁对她的怀疑也不能够证实,所以,只能够进一步进行检查。
李德仁,“这位小姐,你最近恶心吗?”
姑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