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更赋。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秦汉两代,徭役分为两种。
一种叫邦徭,又称内徭。
是地方自行征发的,为辖区境内的公共设施和官衙修葺、城市建设而征发的徭役。
另外一种叫外徭,乃是国家征发的,为了某些大型国防、公共设施而征发的徭役。
两者的区别在于,内徭无偿,而外徭在一些情况下有偿。
此外,依照国家规定,每一个始傅臣民,每年服役的无偿期是一个月。
超过部分‘以平贾辄尝之’。
意思就是,假如超期服役,无论内徭外徭,皆要由所在地的‘擅权’,给出一个符合物价和社会实际的工钱。
数十年前,一代名臣北平文侯张苍为相时,为了提高大汉帝国的基层官吏业务水平,为了提升国家统治阶级的数学能力,穷尽十余年心血,在旧的《九章算术》基础上,重新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诸夏第一部的综合性数学理论书籍和官吏自我技能修养培训指南。
这一版本的九章算术,最终流传到后世。
其中有很多题目,都涉及到了有关徭役补偿的情况。
而后世的研究者,在计算了其中的很多有关徭役的题目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几乎所有题目的答案都最终指向,一个成年男子服役补偿为每日七点五钱左右。
而出土的各种汉简以及汉书、史记的一些零星记载,都说明这一情况,在汉代是相当普遍的。
特别是当指向的工程为河道、水利建设项目时,这一情况就尤为突出。
《汉书。沟洫志》里就有两条关于河道建设,由时任天子亲自批复的诏命著外徭六月。
什么叫著外徭六月?
著就是登记,意即当时的天子觉得这些民夫的工作非常有意义,特别加恩,命令官吏登记这些民夫,所有人都被标记上‘六月外徭’的标签。
这真的是皇恩浩荡!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得到了皇帝亲口赐予的,他们服役六个月外徭的恩德。
按照汉律,臣民每年的服役期是一个月,超期部分算是有偿。
换而言之,这些民夫可以将这‘六月外徭’折算成现金,去地方官府领取。
也可以用这六个月来抵消自己未来将可能要服役的徭役或者兵役。
所以,秦汉的徭役系统,复杂而系统。
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阶级,有着不同标准。
而齐郡,在这个问题上,犯下了致命错误它在已经征收了人民践更钱的情况下,依然征发了五万民夫从事各种各样的徭役。
却没有给这些人半个五铢钱的补偿!
考虑到陈胜吴广起义的缘由——因为失期,害怕被论罪的民夫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八百杆竹竿,捅破了秦王朝的统治。
所有朝臣看着青徐扬地区的上计吏和两千石,眼睛都在冒绿光了。
你们要作死,不要拉上我们啊!
当然,类似宗正刘屈氂这样的从地方升上来的官员,却都是低下头。
他们知道,类似情况,不止是在青徐扬出现,北方各地也都存在。
只是,吃相没有这么难看。
将几乎编户齐民的百姓,都收一遍贱更钱,然后又征发那些农民去服役。
这摆明了是要逼他们破产!
北方的官员们,甚至昂起头来,颇为骄傲。
没有对比就没有优越感。
和东南的同僚一比,许多人都为自己的廉洁和良心深感自豪!
吾真是君子啊!
至少拿钱办事,百姓交了钱,就轻易不去征发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