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返回大营,召集全柔等人议事,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孙坚去世,他们兄弟要回吴郡操办丧事,冀北的事交给全柔、文丑,孙策又调崔琰为参军,协助全柔处理军务。崔琰曾协助沮授处理相关事务,熟悉军事,又有意转为武职,孙策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全柔有点意外,却也没多想。孙坚去世,孙权理当回去奔丧,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调整完常山的事务,孙策带着孙权返回中山,随即安排他起程,先一步赶回吴郡。
孙权离开的第二天,孙策召集众将军议。面对军师处的几十名军师、参军,以及中军各营都尉以上的将领,沮授拿出了他的计划。沮授没有局限于冀北,也没有局限于幽州,他将目光投入了整个北疆,连同并州、凉州都考虑在内,而且以并州为中心。
沮授认为,冀北在地势上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夺回井陉也无法翻越太行,进攻太原。最好的办法是由幽州进入并州,先取雁门,再由雁门南下,威胁太原身后。
毫无疑问,战马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控制了草原,就控制了战马。没有了战马,就算刘备占据并州也无力东进、南下,最多凭借地利自守。
在这一点上,他有切身感受。因为一直没能真正控制幽州,袁绍、袁谭得不到足够的战马,骑兵越来越弱,最后被刘备压制,直至魏亡。
抢占并州北部还有一个重大意义遏制胡人。胡人逐水草而居,幽州、并州北部,一直到凉州,都是胡人赖以生存的牧场。窦宪出征讨伐北匈奴,勒石燕然以来,朝廷放松了对胡人的警惕,坐视匈奴人、鲜卑人壮大,他们不仅占据了缘边诸郡,而且深入塞内,如今并州的雁门、西河、上郡都被匈奴人占领,至于五原、云中就更不用说了。黄巾大乱的时候,匈奴人轻易就能突入河内。如今匈奴人被贾诩打残了,鲜卑人实力犹存,如果不加以遏制,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抢占水草丰美的牧场,将他们赶到大漠深处,可以从根本上控制他们的发展。
至于井陉,并不需要担心,刘备刚刚逃到河内,能不能在并州立足都是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实力出太行,从太原运粮食来也太浪费,用不了多久,张飞就会将主力撤回太原,留下少量步卒守井陉关,主动出击的可能性不大,到时候再考虑夺取井陉,难度会小很多。如果逼得太紧,朝廷感受到压力,反而可能让刘备进驻并州,加强并州的力量。
经过激烈的讨论,沮授的计划顺利通过了质询,却没能得到最高等级的评价,只是优级乙等,理由是计划的规模太大,变数太多,可行性受到影响,最后能否如愿执行,谁也不敢说。越是宏伟的计划越是如此,刘晔的冀州方略都出现了意外——没有估计到刘备会不战而走,围歼刘备的计划刚刚展开就失败了,沮授的这个计划比刘晔的计划还要复杂,变数更多。
参与计划拟定的崔琰有些失望,觉得以汝颍系、淮泗系为主的军师处故意刁难沮授。沮授却没什么感觉,平静地接受了结果。
孙策随即传书沈友,命他移驻涿郡,负责由幽州西进,进攻太原的战事。如今战线已经推进到河内,青州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沈友留在青州也没意义,不如到草原上来试试身手。
这个任务原本是留给太史慈的,但辽东生变,太史慈脱不开身,他本人又要回去处理孙坚的丧事,不能久留,只能便宜了沈友。为了加强沈友的骑兵力量,孙策又传令太史慈,罢免公孙度的度辽将军之职,降为偏将军,转到沈友帐下听令。度辽将军一职将由阎行接任。
一切安排妥当,孙策率领水师东下。再不走,滱水水量减少,大型楼船就走不了了。
出发之前,孙策召见了关靖。
关靖献城投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