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的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众书看的人少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孙胜军皱着眉头观察着英国人的举动。他们的指挥官显然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只派出了少部分人手出城迎接从山上跌跌撞撞跑回去的几十名英国伐木工,这些人躲在一片遮雨棚下,手上端着火铳,朝山上的英国人大声吼叫着。
“一帮胆小鬼!”孙胜军嘟囔了句,“也是一帮幸运鬼!”
看来没什么空子可钻了,这帮英国人的应对是职业级的,战斗不应当将希望寄托于敌人的愚蠢之上。当然,这条对大明的文官不适用,孙胜军心中狠狠地吐槽了句。
冬天天黑得早,眼看再有不到一个小时天就黑了,而山上此时已经没有一个英国人了,孙胜军干脆派出了几名骑兵前去各旗传令,令他们按照事先制定的预案依次撤退。天黑后天晓得这帮土人要逃走多少,还是趁着现在赶紧收拢人马吧。
孙胜军终究还是高估了这帮土著八旗兵素质的下限。一个简单的、演练过许多次的撤退行动演变成了一场混乱的赛跑,不知道哪个传令兵告诉这帮土人们营地开饭了,然后这帮人就陷入了争先恐后撤退的混乱之中。
在孙胜军一干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两百多名土著八旗兵撒开脚丫子往回跑,混乱之中很多人被挤下湿滑的山坡,惨叫声连绵不绝。战斗过程中没死几个人的八旗兵此刻已经有不下二十人滚下了山坡,生死不知。
这是一帮逗比么?孙胜军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句长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混乱行动整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然后这帮八旗兵才勉强回到了营地,看到营地内并没有如他们听说的那样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后,一些科伊桑人顿时鼓噪了起来。不过他们很快遭到了几十名红、黄两旗黑人“精锐”们的连踢带打,这才消停了下来。
孙胜军木然地看着这帮蹲在地上、噤若寒蝉的科伊桑人,顿时感到一阵绝望,这些人简直比他当年带过的那群流民还要差劲啊。幸好刚才英国人没有出来追击,不然他今天就会闹一个天大的笑话——东岸第一支因为“开饭”的传言而把自己搞崩溃的军队。
“孙二蛋,你去安排一下警戒哨。”孙胜军朝身后一名骑兵说道。孙二蛋和他一样是从陕西造反的老流贼了,转战过好几个省,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将营地警戒任务交给他还是比较令人放心的。
“开饭!”沉默了半天后,孙胜军终于憋出了这两个字。看守营地的一些科伊桑夫役从辎重堆里拿出了许多被密封好的石灰袋,这些是军部专门设计出来用于加热食物的物品。其基本原理就是生石灰遇水反应后大量放热,用来加热饭菜效果显著,特别是在缺乏柴禾的阴雨天气或者需要尽量避免炊烟的场合还是很实用的。
今天的晚餐是高粱米饭、土豆炖牛肉,算是比较丰盛了。说实话,这帮土人自从成为东岸人的附庸后,他们的文明层次和生活水平是上升了不少的。就比如农业方面,河中堡方面曾派出了不少人手指导他们种植高粱、花生等农作物。在遇到东岸人之前,科伊桑人就不说了(他们只懂得放牧),那些科萨黑人们的农业技术也是比较落后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使用人畜粪肥以及深耕技术。
在班图黑人的各个部落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常识在曾经作为牲畜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