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地震预警和超级星舰带来的震撼(3 / 6)

都附近,而是安排在了临近长江的泸州、宜宾和自贡之间的地区,由于占地面积非常大,已经模糊了常规地理概念。

建造小型星舰的地方很好找,而建造中型星舰的地方,想要找个地方很难,光是这些地方的居民迁移,就花费了巨大的成本。

而且也不能使用常规建造技术来完成,因为不可能将上百公里的土地弄得那么平整,就算有能力,成本也划不来。

所以整个星舰的建造过程,其实都是浮空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建造过程是依托于反重力装置实现的,这样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就不会那么大。

而且在建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分层建造,也就是同样的地方,上面在建造中型星舰,下面在建造小型星舰,两者之间互不干扰。

整个建造技术里面,白虎科技了很多小型反重力装备,可以让重量非常大的零部件,轻松浮空搬运到指定地方。

想要建造如此庞大的星舰,光是配套的设施设备,都需要顶级技术,普通的机械设备根本就不顶用。

当叶子书和裴晴来到星舰制造基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天上的庞然大物,一眼竟然看不到尽头,下面施工的地方大白天竟然要使用电灯照明。

因为55公里长的星舰,停在空中,真的会遮挡阳光,光凭借四周透露过来的光线,基本上没有多少亮度,只能依靠人工光源来照明。

“纸上和眼前所见,感觉完全不同!”裴晴看到头顶上遮天蔽日的大家伙,整个人都惊呆了,好一会儿才发出这句感慨。

而且叶子书对这句话深表赞同,星舰就是他设计的,他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当他站在星舰下面,那种遮天蔽日的压迫感,他同样也有。

中型运输和采矿星舰,从头到尾长55公里,宽34公里,高度2.5公里,两侧配备了超能武器,通体呈现黝黑色。

说实话,叶子书对这艘运输星舰并不满意,原因既是太过于扁平了,在宇宙中根本就不用考虑空气动力学。

之所以还要这么设计,还是因为地面装备的限制,2.5公里已经算是极限了,他认为按照这样的尺寸,高度应该达到21公里比较合适。

可是地球电离层也才50多公里,21公里高度是不可能的,而且消耗的资源太多了,以麒麟基础工业集团的储备根本就不够。

仅仅这样一艘星际运输舰,就已经将麒麟基础工业集团这些年积累的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被10艘小型运输星舰给消耗一空。

运输星舰和战舰的区别,就是内部空间非常大,因为主要是用来运输,内部空间尽量足够大,不然装载的体积就比较有限。

中型星舰星舰下面,还有10个小型星舰装配区域,长2.2公里,宽1.36公里,高度0.84公里,基本上按照黄金比例设计的。

就算是小型运输星舰,同样配备了两门超能武器,都是多用途超能武器,既可以发射超能激光,也可以发射超能电磁波。

这些武器主要适用于自卫,虽说目前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太阳系还没有对它们构成威胁的武器,但是这些都是为未来准备的。

毕竟一艘星舰的使用周期非常长,像这样的星舰,使用上千年都非常轻松,保养得好,使用上万年也是可以的。

建造一艘星舰难度极高,耗费的资源极多,必须要经久耐用,绝对不能当作廉价商品来对待,能够用多久就要用多久。

为了在两年内将1艘中型运输星舰和10艘小型星舰装备完,光是装备的通用机器人数量就高达2000万,动用的机械设备更是不计其数。

虽然大部分零部件和材料,都是通过长江水系运过来的,但是动用的超大型运输机次数同样不少,达到了10万架次。

还有很多零部件是通过超级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