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已经汽车运输过来的,不然想要将所有的材料和零部件聚集在这里,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整个装备过程实行24小时不停歇,幸好是通用机器人,如果用人工的话,就需要6000多万人才能在两年内完成装备。
这样一支运输舰队,成本价为60万亿元,这里面还没有计算知识产权等成本,光是材料、生产和装备成本,销售价格为120万亿元。
如果放在10年前,他连想都不敢想,从资金方面来说,除了我国之外,其他任何国家举国之力都很难做到,因为他们的GDP数据和消耗的资金相比,都相差甚远。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虽说整个产业使用的通用机器人为1亿,但是考虑到通用机器人的效率,最低按三倍计算,至少也需要3亿人参与。
而除了我国有这么多的人口之外,其国家很少有这么多人口,更何况还是高素质人口,就这一条就卡死很多国家。
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说,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对外贸易盈余,才能从全球购买如此多得资源,换做任何其他国家,光是资源消耗就难以承受。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大量的稀有资源,就算将地球挖空了也无法攒够,要不是麒麟能源工业集团能够实现转化,我们同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更是不可能了,建造这样体积和重量的星舰,慢慢弄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要开起来,常规动力力有未逮。
像这样的中级星舰,重量超过350亿吨,这还是材料技术先进,如果按照常规材料建造的话,为了坚固性,只会堆积更多的材料,内部空间要小得多。
如果还要使用常规动力系统,将350亿吨的重物飞起来,不说能不能做到,就算是做到了,内部空间基本上都被动力系统占据了。
裴晴跟着他过来,都没有心思说话,而是到处跑到处看,对她而言,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人造之物。
如果是普通人,想要登上星舰,还需要乘坐专门的运载工具,裴晴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几乎可以三百六十度对星舰进行观察。
甚至还跑到星舰内部看个究竟,中型星舰内部主要分为七个区域,分别为生活区、娱乐区、驾驶区、仓库区、功能区,物资供应区和矿物提炼区。
生活区和娱乐区是连在一起的,也是比较集中的区域,位于驾驶区的旁边,仓库区占据面积空间最大,整个内部空间,80以上都是仓库区。
毕竟这是运输星舰,如果仓库区非常小,运输量就非常低,所以仓库区占比非常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功能区是最分散的,包括动力系统、能量供应系统、武器系统、感应系统等等,并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地理位置区域。
驾驶区占据的空间是最小的,却是整个星舰大脑所在区域,安全防护级别也是最高的,在这里可以了解整个星舰的所有信息。
而且还能在驾驶区了解星舰对外部探测的信息,这艘星舰对外实时有效探测区域为一个天问单位,最远探测距离没有上限。
其实最远探测距离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就算探测上百亿光年,对星舰来说也是上百亿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准确性比较低,没有多大的行动指导意义。
真正有效的还是实时有效探测距离,探测不只是依靠光线,还牵扯到空间波动、宇宙电磁波、引力波等等,应该算得上是地球最先进的探测系统了。
在这个有效探测距离内,星舰可以实时做出反应,避免陷入宇宙危险当中,不过在太阳系,不用太过于担心。
防护方面,除了拥有结实的外壳之外,还有电磁防护罩,主要用于抵挡宇宙射线,平时开启的就是电磁防护罩,因为是最省能量的防护罩。
除此之外,还配备了超能防护罩,实际上也可以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