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耶律倍,辽国新皇帝耶律德光、断腕太后述律平以及所有重臣,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惊人相似。
一边倒。
新唐太强大了,有这样一个邻国,当然不是辽国之福。
所以,眼看着新唐把境内的各藩国一个个吃掉,眼看着新唐越来越膨胀,眼看着新唐成为一个轻松压垮辽国的巨无霸——最后就是辽国的衰落和灭亡。
辽国君臣当然不答应。
何况刚刚继位、野心勃勃的新皇帝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答应了南唐李昪的请求,立即出兵新唐。
理由?
韩延徽写的文告说的很清楚。
“上天好德,故赐天下百姓安宁太平,然新唐穷兵黩武,屡屡挑起战端。朕不忍天下百姓陷于兵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五内俱焚,故特致书新唐有道之君,罢兵修文,各守疆界,天下和平,百姓幸甚!”
文告并没说要开战。
但是迤逦数十里的契丹铁骑,已经证明了如果新唐不肯停止南侵南唐的后果。
几十万大军开动,这就是新皇帝耶律德光对付新唐新式武器的战法。
后世称之为“人海战术”。
辽国君臣们研究了新唐的燧发枪,大家一致肯定,如果冲锋的契丹铁骑人数足够的话,可以轻松击垮使用燧发枪的新唐步军。
耶律德光得出了结论:“所谓燧发枪,就是会喷火的弓弩罢了。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的铁骑,速度要快,要在他们换发第二枪的时候,就用马刀砍下燧发枪兵的脑袋!”
当然燧发枪兵没有机会开第三枪。
耶律德光不知道新唐军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步枪了。不过即使知道,他也不会停止南下的步伐。
新唐崛起的速度太快,太可怕。现在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决战。
这就是韩延徽担心的。
既然是决战,那么肯定有一个国家会倒下去,谁?
韩延徽觉得,辽国倒下去的可能更大。
如果辽国灭亡了,那么耶律倍所说的“帝位之争”,还有意思吗?
在残壁断垣或者荒丘野草里,当“皇帝”?
给皇帝起草了文告之后,他就撺掇耶律倍,请求皇帝让耶律倍返回东丹国。
述律平听见这个消息后,告诉耶律德光,可以让耶律倍返回东丹国,但是必须把新唐夺取的两个州,苏州和辰州重新夺回来。
耶律德光笑着对耶律倍说:“皇兄应该夺取苏辰两州。这样你的东丹国,领土才算完整嘛。那里的唐军不多,要是你连这两个州都无力夺回,我一定要大声笑话你,你是个不合格的国王!”
耶律倍才不管皇帝会不会嘲笑自己呢。不论是争夺帝位还是夺取苏辰两州,只要回到自己的王国,他才会彻底放心。
返回东丹国的路上,韩延徽也是非常庆幸。
“大王,臣觉得,两个巨人的战争,很难确定最终结果。”
耶律倍叹了口气:“我觉得,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最后只好签订和约。”
韩延徽没有回答大王的话,他在默默思考,如果自己是李存勖的话,情况会怎么样?难道李存勖从来没有考虑过,新唐的崛起会让辽国不安?而辽国解决恐惧的习惯做法,就是消灭产生恐惧的来源。
“大王,臣倒是觉得,李亚子很可能早有准备。以他的才智,他应该能够想到,辽国不会容忍他的新唐成为霸主的。”
韩延徽的推断完全正确。
辽军南下不久,耶律德光就收到了战报。
新唐的军队,攻占了可汗州。
耶律德光暴跳如雷。
居然是新唐军首先动手,这让辽国皇帝觉得